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每一个读者都不难发现,《史记》的议论,是司马迁的激情表现得最鲜明、最集中的地方。尽管在《史记》的选择、结构和描述之中,已经浸润着作者的个性激情,尽管司马迁特别擅长寓情绪感受于叙事过程之中,但是,由于他的内在激情非常强烈,倾吐欲望非常迫切,而寓情于事的抒发方式一方面毕竟隔了一层,不够痛快;一方面又为史实所限,不够自由;所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作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文学家,用委曲含蓄的曲笔和旁衬烘托的侧笔,冷峭而又不失滑稽地描写了一些人物和事件,因此他的《史记》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本文认为,这些描写正蕴藏着微言大义,司马迁以奔放高热情、强烈的爱憎、各智的头脑,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许多无法明言而又非常本质的东西,使之与“实录”相映成趣,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种激情的渲泄,闪现出光辉绚烂的文采,正是司马迁卓越艺术才能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分支的汉语方言,在传统语言学中被称为“殊方异语”。对于方言中的词汇的差异,早在汉代的扬雄就开始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他搜集了丰富的方言词汇材料,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可以说是在这方面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揭示了错综复杂的方言现象,开创了通过空间兼及时间研究方言词汇的范例。此后由于音韵研究的开展,人们比较重视历史语音学的探索,而方言词汇的研究就停滞在扬雄的水平上,很少取得进展。后来的方言学  相似文献   
4.
<正> 司马迁的文和屈原的赋、杜甫的诗,被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在这三个方面的高峰。他的一百三十篇《史记》,不仅在史学上和散文上获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也表现出西汉帝国的强大向上精神和民族巨大的创造力量。但是,司马迁也同屈原、杜甫一样,遭受封建统治者的迫害,形成了生活上各有不同的悲剧。因而他“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一部《史记》,除了十篇“表”是记年代等的,八篇“书”是记典章制度等的之外,其他如“本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