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面对当代中国"去政治化"的历史逻辑,汪晖的"政治化"策略是我分析问题的前提。首先,我试图阐明批评在当代语境中的位置和可能性。其次,我将以分析一个电影画面开始,实践针对审美形式的政治化策略。通过综合詹姆逊、伊格尔顿和齐泽克等众多的理论资源,我尝试揭示"形式"背后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以及改革后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正名"问题贯通了刘师培"变节"之前的思想脉络。刘师培一方面看到中国的意义系统在西方冲击之下需要依照"公例"来修正,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西方所主导的世界格局中,此一公例只会将中国置入这一霸权性关系,因而他的"正名"冲动意在同时"克服"中西弊端,也引导他走向无政府主义革命。刘师培的"正名"冲动呈现出晚清知识分子回应中西古今冲突的独特方式,此种冲动的兴衰起伏正相符于刘前后变化的轨迹。"正名"可以说激发出一个新的"起源"瞬间:名物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整理与确认,而且这一"视野"的边界不单是中国,甚至涵括进整个世界。刘师培激进的"乌托邦"政治观正是更大的"正名"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刘师培、章太炎和鲁迅关于"语言"问题思考的同异也暗示着他们对于中国未来的不同设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