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第一次从指称的角度将专名与摹状词区别开来。斯特劳森不仅是第一个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提出系统批评的人,而且也是第一个提出根据“语境”来确定摹状词的指称的人。唐奈兰的限定摹状词理论的根本特点在于他比斯特劳森更加彻底地贯彻了“语境”原则,认为语境从根本上决定着摹状词是起指称作用还是仅仅起归属作用。这意味着象罗素那样把某个语句从它的使用语境中孤立出来进行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时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必须把落实群众“四权”摆在首位落实群众“四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说到底就是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3.
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表象主义和外在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主体性是解开意识体验及其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这个心灵哲学难解之谜的钥匙。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指它除了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显现之外,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向他人显现,即意识体验总是作为“我的意识体验”、以“被我意识到”的方式存在。就此而言,任何意识体验都隐含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反思-高阶理论把自我意识看作第二位的反思行为的结果不同的是,胡塞尔把自我意识看作是内在于意识体验之中的前反思、非对象化、不自觉的意识。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认为,体验的有意识地被给予不是体验的某种附加的性质,而是体验的存在方式。正如空间中的物体是以三维的方式存在,体验只能作为自我意识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唯一正确的"统治形式是"哲学家成为国王,或国王成为哲学家",其他四种政体(荣誉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是上述这种"唯一正确的"政体没有得到很好维护而逐步退化的结果。在《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中,柏拉图将"唯一正确的"政体称作"第七种政体",认为这种政体应与其他六种可能出现的政体完全分开,就像神与人要分开一样;与《理想国》的另外一个不同在于,在《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中,是否根据法律实行统治成为决定除"第七种政体"之外其他各种政体优劣的主要标准。总之,"第七种政体"这个概念的出现,表明柏拉图已基本放弃在现实中实现"圣人之治"(人治)的幻想,而把"依法治国"(法治)看作明智的、务实的选择。从"哲学王"到"第七种政体",表明柏拉图的政体理论经历了从推崇"人治"向倡导"法治"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逻辑研究》所取得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在于它发现了世界及其中的对象与它们的被给予方式的内在关联。但是,当胡塞尔试图对这种关联做出进一步的阐明时,却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所谓的“人类主体性悖论”--人的主观意识作为世界的一个部分如何能够同时又是整个世界的呈现的前提条件?胡塞尔随后认识到这个悖论是由于没有对经验意识与先验意识进行严格区分造成的,而先验现象学还原则是实行这种区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试图对这个方法加以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胡塞尔开辟了通向先验意识的三条道路,即:笛卡尔式的道路、现象学的心理学道路与存在论的道路。先验现象学还原一般要经历以下两个步骤:一是把世界及其中的对象还原为通过主观意识被给予的现象;二是将经验意识进一步还原为先验意识,以避免人类主体性悖论。第一条笛卡尔式的道路并未对这两个步骤进行明确的区分,从而导致人们对先验还原的意义的误解和低估,这是胡塞尔不遗余力地试图开辟另外两条道路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康德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区分和界定,认为实践哲学就是以超感性世界的规律、以人的自由意志及作为其规定根据的先天理性命令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但康德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继承,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继承,而且还是对作为后者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的“德性至上”原则的贯彻和继承。  相似文献   
7.
朱耀平 《求是学刊》2004,31(4):37-43
对于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的学说 ,海德格尔既有肯定 ,也有批评。其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海德格尔看来 ,不能像胡塞尔那样从意识现象中寻找时间的起源 ,因为时间是知觉、记忆、期望等意识行为的基础 ,而不是相反 ;其次 ,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虽然看到了时间的绽出性 ,但从总体上而言 ,他的时间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时间观的视野之内 ;最后 ,海德格尔认为 ,在时间的本性的问题上 ,无论是牛顿式的客观主义立场还是胡塞尔等人的主观主义立场都是片面的、肤浅的。  相似文献   
8.
晚年胡塞尔与后期海德格尔不约而同地都成了"危机哲学家",但他们对现代实证科学的本质和形而上学基础以及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在胡塞尔看来,随着"超越论的主观主义"对"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的胜利,现代实证科学将恢复它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意义,从而摆脱它面临的危机.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要想摆脱现代实证科学的危机,就必须彻底抛弃整个现代哲学把自然对象化、把世界图象化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试图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四种含义加以统一的过程中,海德格尔逐渐认识到,或许只有“真理”意义上的存在(是)才是“存在(是)”的基本含义。而这也正是在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读中,海德格尔对真理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的原因。这种关注使真理、“实际生命”(此在)、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即存在者之存在)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此在及其逻各斯具有不同于世界上的现成之物的存在方式,它是在与存在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存在者的存在起显示或揭示作用的存在者。这就是说,如果“存在”有某种统一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意义就在于“存在者的存在在此在中并通过此在的明察显现”,换言之,不同存在者的存在意义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是在此在的生存着的理解中显示它们的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生与死的不可分离性的揭示凸现了死亡的必然性和人生的有限性 ,探讨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达到无限和永恒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