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辛亥之后,政体变革,从专制走向共和,教育宗旨也为之一变。因缘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奠定大致框架的壬子、癸丑学制办法出台,经学退出学堂体系。详细探究这一事件,主导经学退出学制的民初教育部人事及相关政令的出台,与商务印书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跳出具体的人事问题,学制上的这一变革,体现了近代中西学异位的大背景下,中学渐被西学办法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清季癸卯学制颁布,经学以分科的方式被纳入学堂体系。1910年,经科大学正式开办。围绕经科大学规制、条文以及实际运作情形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了解分科大学在近代的发展状况,丰富对于近代中国教育史及教育制度的研究,而且还可以展现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西学的输入是如何既推动了经科大学的诞生,又如何制约了其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清季新式学堂与经学的关系,背后有两条主线:一是“中体西用”立学宗旨的确立,使本为引进西学而设的新式学堂增设了经学等中学课程;一是分科教学,中学从整体一块到划分为经学、史学、文学等课程。经学作为中学的重要内容,不能在西方学科中找到对应,其在新学堂的安置问题,是解决新旧教育衔接转换的重要环节。经过张百熙与张之洞分别在壬寅与癸卯学制中的筹划,经学在新式学堂确定了位置。梳理学制和经学课程的关系,可以显示学堂系统下中国学问从不分类到渐趋专门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躺平式”干部存在着精神懈怠不想为、贪慕虚功不会为、明哲保身不敢为等实践样态,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多方面危害。自我决定理论蕴含的内在动机、机制评价、环境定向等认知维度,能够为分析理解“躺平式”干部相关议题提供理论工具。从生成逻辑看,内在动机不强、机制保障不力、组织环境不优构成了干部“躺平”的重要原因。应当从提升内源力量、健全体制机制、优化组织环境等方面综合发力,积极涵育干部“不想躺”的思想自觉,培育形成干部“不敢躺”的行动自觉,着力塑造干部“不能躺”的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