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试论话语联系语的认知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perber & Wilson(1995)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话语意义区分为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这两种意义反映了话语理解过程中对命题信息的表征和计算加工。据此,话语联系语区分为概念连接语和程序连接语,从而探讨它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同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隐喻的相似性基础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英语修辞中认为,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这是因为事物都具有相似的基本属性,以及人们对事物之间感受上的相似性。由于人们认识的主观能动作用,隐喻相似性又表现出主观与客现两方面差异。隐喻现象可以看作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且对人类的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对隐喻相似性的探讨有助于揭示思维、认知与语言的本质。作者拟讨论英语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并提出隐喻推理的三角模式,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讨论附加 问句附着在陈述句之后表达的意义。首先修订了使用陈述附加疑问句的条件:发话人假 定或者假装H>S>N。然后把陈述附加疑问句的基本意义概括为:寻求听话人对发话人所陈述 事实的证实,用以表达发话人对所陈述事实的不肯定态度。对英语和汉语的分析表明,论文 的概括可以解释陈述附加疑问句的各种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5.
论认知机制差异对译作解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译作解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必然不悖于读者认知机制的生理构造和功能。认知机制的核心乃是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遗传基因和后天生活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个体神经系统机能的发生、发展,因而也制约和影响着其对译作的解读。读者个体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环境千差万别,所以对同一译作的表征因人、因时、因地、因文化而异,这种差异是合理合法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