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12 年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中关于香文化研究的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目前香文化研究存在学术力量单薄,未形成团队研究效应;研究方法单一、格局不够宽广;研究层次缺乏多元化,稀缺高水平的论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效能发挥不足。故建议今后学界应加强理论体系构建,推进香文化学科建设;搭建专业学术团队,培育学术带头人;打造有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平台,推出高水平学术论文;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指导行业和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庄子》文本虽经历代整理,但令本《庄子》的部分内容仍有倒脱衍讹等错误现象,参考和吸收前儒时贤于《庄子》之研究成果,井充分关注《庄子》文本自身的内在结构而进一步予以校理,将有益于《庄子》文本的进一步阅读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楚辞》①富有浓郁的崇香情结,诗作者喜欢提到佩香、饰香、赠香,且十分依恋和推崇芳香的植物,以香为诗,以香喻美好形象、气味等.从《楚辞》可见,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楚辞》如此痴迷于芳花香木,其原因是背后有一个崇香、爱香,以香为美的香文化土壤.而现代考古之地下出土文物以具体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先秦时代香文化美而庄严的背景和历程.  相似文献   
4.
贾迎春,《红楼梦》中一位秀美、胆怯、柔弱而孤寂的女子。因其从小失去母亲,在没有爱的环境中长大,又被封建礼教所禁锢,所以其性“怯”。她优柔寡断、温顺平和、与人无争,最终惨死在“中山狼”的尖牙利爪下。她曾经也有自己凄清的憧憬,并非真“木头”。她在红楼中不是配角,她不仅是全书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丰富了红楼十二钗反映生活内涵的厚度,她使美与美的被毁灭得到更多角度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所属。而从《国殇》与《诗经.秦风.无衣》风格及《汉书》等文献所述秦人风尚之比较来看,《国殇》之风最近秦人。而考之《史记》等相关文献,《国殇》最有可能为秦人纪念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国中少年所作,其时间当是长平之战后即公元前260年后这一时间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