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 0 1年辽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 2 0 4 1元 ,经济发展接近中等发达水平 ,具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定基础条件。新世纪的头 2 0年 ,是关系到辽宁长期兴衰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 ,聚精会神谋发展。要以结构创新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蜕变成新型工业化区域 ,以制度创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开放创新争取跻身国际装备制造业中心的行列 ,力争提前 3— 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是 :提高投资率 ,增强资本驱动力 ;发展创业和创新经济 ,形成内生和自主发展能力 ;改革宏观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培育沈大都市经济圈 ;建立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 ,推进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实证分析,揭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分化的趋势与特点。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在于资本金匮乏,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机制建设滞后等。实现良性发展的对策选择是,建立资本金注入机制,调整增量投入结构,加速处置不良企业等。  相似文献   
3.
工业设计产业是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发展工业设计专业化服务促进区域制造业基础与先进的工业设计对接,是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工业设计专业化服务发展总体上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应注意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的互动关系,把握工业设计研发方式、组织形式变化的趋势,更好地发挥设计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制造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造业的信息化创新是全面提升辽宁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和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坚持"政府推进、企业主体、市场引导、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制造业信息化原则,以制度创新着力突破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技术、资本、人才三个方面的瓶颈约束,使辽宁传统制造业在全面的信息化创新中实现新生,重塑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性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东北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林木等资源丰度已经明显下降的行业中 ,从长远来看面临着产业替代的任务。延续东北经济区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制定适合区情省情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 ,对资源产业发展予以必要的政策扶持。未来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注重资源的适度开采 ,注重资源深加工和转化增值 ,延伸产业链 ,并注重资源产业集约生产模式 ,加强资源的勘查和资源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总结了辽宁省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辽宁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能和条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中国的美国两位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和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祝福》和《林中之死》的文化社会背景、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揭示了这两篇悲剧作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俗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研究领域,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大陆。民俗研究存在着专业的学术团体和大学中的系和研究中。心两种形式。研究的广度不断扩展,深度也在逐年加深,已拥有了不仅广阔而且系统的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领域可归结为口头文学、物质文化、社会民间风俗、民间表演艺术四大类。西方民俗研究的理论方法有十几种之多,主要有历史地域论、民族民俗论、作用论、结构理论、心理分析理论五种。西方国家民俗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推广这项研究,并使其在当代社会中更具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回顾1998年中国经济,失业问题无疑已成为一个受各方面广泛关注的沉重话题,就业问题已成为十五大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增量压力,表现为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劳动力每年将以1000万人左右的数量增长;其二是存量压力,主要表现为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被从农业中释放,以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大批企业冗员的释放。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52.3%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在8%以上,其中有25%的人还认为实际失业率在1…  相似文献   
10.
辽宁国有工业布局现状、未来调整方向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国有资产战略重组 ,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流动和合理布局 ,是辽宁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国有经济应致力于提高控制水平 ,在适合并必须由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同调整所有制结构紧密相联 ,应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各种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比重 ,以培育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微观基础。要根据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的具体特点 ,对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进行市场化改造。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 ,致力于消除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使国有企业尽快从非关键领域抽身而出 ,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战略地位的国有大中型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