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中国古诗在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英译之难。文章将对杜牧的《清明》从音、形、意"三美"方面进行评析,并浅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颜色词"黑"和"白"的概念隐喻。研究结果表明,"黑"的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分布大同小异,相比之下,汉语中"黑"的隐喻更丰富,投射范围更广;英、汉语中"白"的隐喻投射相差甚远,英语中"白"的隐喻多是正面、积极的,但在汉语中其隐喻义多是消极的。反映了英、汉两族人民使用"黑"与"白"认识世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围城》是钱钟书的旷世奇作,文中的语言特点鲜明,匠心独具,对于比喻的妙用更是《围城》的一大特点,极具个性。本文将从"信、达、雅"的角度对其中比喻的译文作评析。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词汇在各民族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的语言来源于本国的文化,同时也反映了本国的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也大不相同,两种文化对于动物词语的应用必定存在差异性。本文旨用中国的十二生肖动物出发,探究动物词语在英汉文化当中的意义及内涵,以便学习者更好的学习语言,了解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