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私有制经济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的存在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结果.私有制经济在其可能的范国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经济人对自身物质利益迫求的主动性,从而使财产的积累不断膨胀,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以人类的白骨作为前进的轨道、鲜血作为动力的燃料为代价换取的,和人类执著追求的公平、幸福、合理等道德价值观念相悖,但私有制不相信眼泪.只有当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发生尖锐矛盾,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全部释尽,与此同时,社会也相应的提供了建立一种高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学视角探讨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确立科学价值目标,实现忠诚事业和精明能干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推荐任命与公开考试的有机统一;推进行业公正,实现共同标准与特殊标准、通才标准与专才标准的有机统一;实现人际平等,坚持一视同仁,反对厚此薄彼,为深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剥削现象.但目前理论界对此采取讳莫如深,意恐涉嫌的回避态度.这种态度既不利于我们对剥削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又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