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期以来,有关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手段还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的问题争论不休。目的论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评价学校体育的有效性就应该看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状况;手段论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学校其它教育相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教育手段之一。研究认为,手段论和目的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校体育的教育性是在立足学科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所以,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手段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2.
明确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目前的研究大多数还局限在具体能力、甚至是基本条件的层面上,研究的成果缺乏宏观上的指导意义;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部分专家观点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认为: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由"三个三分之一"构成,即三分之一教育家、三分之一运动员和三分之一医生。  相似文献   
3.
本着“以情促教”的体育教学理念,设计了六项情感干预技术,对初中二年级条件相近的两个平行班分别作为干预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一学年体育教学研究,经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后分析比较情感干预技术实施前后学生体育认知成绩是否显著;同时对两个班进行了“认知情感问卷”调查,比较情感技术干预前后学生的认知情感变化,探索情感干预技术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