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和持续发展,我国社会形势的重大变化及高校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高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防止培养工作走弯路、出偏差,指出法律素质培养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其自身特点。该制度在实践上不断得到创新,但仍存在法律与政策上的许多问题。因此,应从多个方面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此次修改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自治权力由政治功能型向经济功能型转变 ;再现了法学理论研究的成果 ;总结了自治权行使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冲突和矛盾,如何发挥地方立法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践的发展需要观念的转变,理念是立法的指南,科学的理念是地方立法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方立法的发展必须要更新理念,地方立法观念伴随着地方立法权适度扩大、地方立法由重从属性向重自主性、重经济型立法向多样化立法转变而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延边州自治条例 ,简要分析修改的迫切性、必要性 ,讨论延边州自治条例修改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出关于修改的原则、时间、程序、内容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西方宪政国家确立以来,公共利益与行政补偿制度之间的关系便密不可分。即便是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无论是行政征用补偿,还是无因管理补偿,也无不以行为人行为的公共利益目的作为行政补偿的原因和必要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7.
行政补偿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牺牲了公民、组织的个体利益而给予这些利益受到特定损害的公民、组织的一种经济上的弥补。这种法理释义的确立和发展为我们理性解析行政补偿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预期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以行政补偿制度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和社会对这种制度的需要程度为分析基础,将行政补偿制度的功能归结为权利保障和利益平衡,为合理运作这种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行政相对人权利系统的传统构造,要么不能做到从行政法的个性角度保持内容上的完整性,要么缺乏动态联系并使逻辑关系显得不够严密。因此,应该重塑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系统,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划分为自主性权利、请求性权利、沟通性权利、参与性权利、救济性权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时的宪政体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列为国家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执政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宪法、法律经长时期共同凝聚定型而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它的贯彻实施主要依靠政策与宪法、法律的途径与形式来进行,但这并不排斥其他的途径与形式,应当尽可能地扩展或延伸其他的途径与形式。《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等四个白皮书的发布,可以视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途径与形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明确其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我国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环保意识欠缺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所以,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的企业应做到自觉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视道德为圭臬,重视环保事业,支持公益事业,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