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玄理与意境     
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形神之论、玄理之情,强调对整体内在的生命与精神的把握,追求一种"心与神契"的"妙境",表现真性情,体现自然之道,这不仅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对其内涵的实质性阐释.  相似文献   
2.
庄子思想的核心与儒家重社会、伦理不同,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生的,他敞放的心灵哲学根柢于他宽广的心胸和开放的心灵。庄子总体的生命状态,包括以达观的心态面对生死、逆向多元思维、广阔的时空、巨大的物象等方面的内容,从这里体现出了庄子审美的人生艺术境界,我们从庄子开放性的心态中,可以感悟到庄子无穷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3.
关中书院     
韩星  李小成  韩歌子 《社区》2012,(23):32-32
走过400多年历史风雨的关中书院,依旧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和古代书院建筑风貌。一条主干道作为中轴线。将书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主体建筑如二门、三门、允执堂、泽园等都集中于轴线上,左右两边排列着5个院落,并以回廊相互连接,与主体建筑合为整体,对称严谨,典雅庄重。  相似文献   
4.
李小成 《唐都学刊》2011,27(3):89-96
《周易》乃穷理尽性、知命之书,文中子的家学渊源中,易学又是传承有自,文中子所作《续六经》之一的《易赞》,也是他振兴儒学的一部分。《易赞》比较系统地表述了文中子的易学思想,虽然其书已佚,但从传世《中说》可考知其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术史上、在儒学的发展史中,文中子王通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于文中子的研究,相对其他儒家学者来说一直比较薄弱,亦存在着一些疑团和迷雾,当代的文中子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起色。在对这位大儒深入研究之前,展望一下文中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搜神记》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记载了魏晋及魏晋以前的怪异之事,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体现了魏晋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和个体意识的觉醒。从《搜神记》文本出发考察其中所展现的魏晋时期人们的思想状况,可以挖掘出儒学衰微,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长安学溯源     
李小成 《唐都学刊》2010,26(6):39-47
长安学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一个新的学科概念,人们对此还有许多看法,多数学者尚不能接受,他们认为长安学还比较模糊。要使长安学变得清晰起来,就要找到它的理论基础。产生于长安大地的这门学问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二千多年前的西周礼乐文化,就是长安学提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道思想与霸道思想相对:乱世,霸道思想有存在的空间,治世,王道思想占统治地位。王道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其本质是仁学思想。在经历了两汉经学的衰微、玄学昌盛的南北朝之后,迎来了政治一统的隋代,但朝廷不行王道,文中子以复兴儒家正统为己任,期望以明王道来挽回儒学的衰微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当今时代的哲学研究是从意识哲学在转向身体哲学.身体哲学的研究就把我们的视角带向了中国的远古,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中华文化之源的《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身体观念,《周易》的作者以八卦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画卦时“近取诸身”的思维方式,就是由自身出发观察宇宙万物的一种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黄老思想对司马迁及《史记》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黄老思想的核心是刑德思想,刑德思想贯穿于《史记》之中,司马迁黄老思想形成的外部环境,黄老思想与《史记》文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