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说置于《诗学》文本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之中,可以凸显悲剧对个体与群体的独特功能,并由此阐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卡塔西斯"具有对雅典城邦政治中个体与群体冲突的弥合与超越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创造性地运用并诠释先秦儒家思想,为回应时代问题而做出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首先,儒家角色伦理学强调儒家思想的动态特征,在对主体性的动态化的理解之上,揭示“道”、“仁”、“和”的动态化内涵。其次,它批判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个人的权利与价值不能脱离关系与环境而实现。第三,儒家角色伦理学基于社群主义的立场,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提出儒家的民主思想可以为当今世界提供思想资源。儒家角色伦理呼吁建立一种有责任感的、积极的主体意识,引领人们不断到回到关系性的存在之中,在反思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自觉地承担并且协调不同角色所承载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身的最好可能,并且促进群体的和谐。然而,如何处理不同的角色之间存在着责任与义务的冲突,以及个体的道德良心与自律如何在群体关系中得以保持而不受侵害,是儒家角色伦理学应当继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慧子 《东岳论丛》2015,36(1):111-115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都注意到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问题。两位哲人一方面认为,音乐对人心具有规范、疏导作用,能够促进群体的安定有序;另一方面音乐对于个体在群体生活中被压抑的自爱诉求能够起到保护、净化与提升的作用,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乐和同"。但是,荀子与亚里士多德依旧存在政治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即基于现实的善治与基于理念的至善之争。  相似文献   
4.
将"卡塔西斯"说置于《诗学》文本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之中,以政治哲学为论域,可以凸显悲剧对个体的净化、提升、认识真理的作用,以及悲剧对城邦、社会的政治哲学作用,并由此提出一种阐释,即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卡塔西斯"作用是对雅典城邦政治中个体与群体紧张关系的一种弥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认为人先天具有知行仁义的良能,它内赋于人心,并在行动中得以显现。由于心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以由心所发未必皆善。那么,人应该如何把心向善的方向引导,把"良能"转化为德行呢?王夫之批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提出知行不是先后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仁义不是一种道德知识,也不是一种凝固的行为范式,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显明的德行。因此,人应当以仁义之性为本,发挥"良能",让知与行相助益,将内在修为与外在约束相结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将社会发展规律与道德原则相结合。王夫之呼吁要将"可竭之成能"激活成为现实的善行,从而把内在良能转化为外在的良行,将仁义之性实践为仁义之道。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真实,解决统计数据失真问题,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势在必行.高校统计教育教学中应该以强调“统计数据真实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为主导思想,并贯穿到各科统计教学的内容中去,培养统计学生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将来为统计事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