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20世纪末以来杭州在城市信息化发展上的历程,分析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难点,阐述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条,基于系统集成的理念构建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经济发展战略模型。  相似文献   
2.
3.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所产生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社会学的历史反思是它产生的母体学科,社会史的繁荣则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行为、历史事件、历史结构、历史制度或体系的学科,立足现实、研究过去是其主要的学术思路,解释过去、了解现在是其基本的学术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历史社会学是历史社会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城市科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其中历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历史学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学和综合性的城市学构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侧重于城市功能、城市历史和城市社会三方面,具有较强的历史透视作用,已经成为寻求历史学与其它学科融合、历史资源与当前发展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作为人类在城市举办的追求文明与进步的盛会,是城市现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大事件。世博会与承办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相同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在物质基础和人文追求两方面对承办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推力效应。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以承办城市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前提,具体包括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城市经济和市民素质、城市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同时也在上述方面对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世博会与承办城市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城市主导的全球城市化发展新趋势,预示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模式创新和文化转向。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各场馆的展示内容大多围绕城市主题进行设计,从总体上展示了低碳节能城市、自然循环城市和文化创意城市等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市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现代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既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态目标,具有深刻的内涵,也是一个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展开的过程,在物质和人文两大层次上具有显著的外在特征。城市现代化是其内涵和外延在现实社会中的高度统一,它既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的具有特定时代意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特许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特许行为都可以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只有合法有效的特许行为才能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用事业特许行为的合法与违法虽然与特许行为的有效与无效密切相关,但并非等同,两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效的特许行为并不一定合法,违法的特许行为也并不一定无效。具体说,主要包括4种形态:合法有效的特许行为、违法无效的特许行为、违法有效的特许行为和合法无效的特许行为。每一种形态都有其具体的存在情形、适用限制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土地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对相关改革联动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智慧图书馆作为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形态,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为特点的一个不受空间限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模式,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路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应该注重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加强社会化服务管理和运营,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社交化融合,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李明超 《公关世界》2023,(18):126-128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为国家立心、民族铸魂的精神力量。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出发,站在管理学视域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进行了提炼与分析,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与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宝贵经验,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与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