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大学生课余健身健美的锻炼效果 ,在两年多时间内 ,通过对大学生课余健身健美自愿锻炼者进行多次测试 ,筛选出 5 79人的有效数据 ,并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连续锻炼 3个月以上的健身健美爱好者 ,其整体效果和外部形体都有所改变 ,经T检验 ,P >0 .0 5 ,效果不显著。而对 2 31个经过连续锻炼 6个月以上的健身健美爱好者的各类身体围度的测量表明 ,锻炼效果非常显著 ,经T检验 ,P <0 .0 1。  相似文献   
2.
一、南京城市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及供给能力1995年以来,南京市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拉开了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序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从1996年到1998年三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97年以来,国家为启动经济增长,加快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建设的融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南京市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强度不断增强,南京二桥成为众多资金主体竞相注入资金的对象,不少人据此认为,资金已经不是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我们经过研究认为,资金问题仍然是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所以这样判断,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虽然南京城市建设增长很快,但与其他城  相似文献   
3.
光驱是多媒体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配置,在实际使用中,光驱经常出现各种故障。本文主要谈谈光驱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晓蓉 《科学咨询》2008,(20):29-29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主体性是在对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主体教育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摘要:汉魏六朝文学因其丰富的题材、多样化的文体特征,历来被学者视为后代文学发展的土壤。这一时期,无论诗歌、小说还 是散文,皆已初具模型。 《搜神记》,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因其记载了大量鬼神故事、逸闻传说,初具小说模型,也历来是研究神怪 小说参照的原型。以神话母题为研究基础,从“死而复生”的框架中挖掘《搜神记》 “复生”母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管理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三大内容之一(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狭义的管理制度也称管理标准、规章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以书面形式表达的、用以规范企业经济、技术、生产等项活动的条例、规则、程序和办法之集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需要管理者运用纵向延伸思维和横向发散思维的多维思维形式,分析、确定现代企业管理的多重性、复杂性,从企业的实际经营出发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省为例,通过文献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借助网络组织理论构建云南省医疗服务体系,优化云南省医疗资源配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上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的热潮。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新的技术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为标志的,它包括微电子技术、遗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形成,整个世界将发生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从而推动人类进步。有人把它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有人称之为“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和清政府内部发展的客观要求,遣使出洋已成为必须。于是1868年清政府派出以美国人蒲安臣为首的代表团访问欧美。蒲安臣使团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有益于清政府设领护侨,改革传统外交礼仪制度,并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本有着自身历史悠久的平面设计系统,在数千年民族生活的独特形式与情感递变的历程中,积淀了与之呈有机联系的独特视觉经验与视觉经验的表达形式。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本质与核心精神,是对民族当代生活情感的视觉写照,是以规范的视觉语言参与对当代生活形式的创造,其汇集的形式体系,应是按自身历史演进线索而顺理成章的产物,并在此纵向的当代定位点上,融入世界其它民族横向的设计形式,从而让传统的设计体系在时代的演进序列中转折出生机,更让“国际性”这一设计界颇感时髦词汇的苍白语境显出无穷丰富的意义。而这种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由中国国家(民族)来完成,其根本的途径,是以民族当代的设计形式与转型中的传统思维产生互为推动的巨大效应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