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十六国时期的"勤王"及其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勤王"旗帜是在十六国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本文以前凉、前燕为典型比较说明"勤王"旗帜出现、发展至结束的进程.通过对在不同阶段其政治功能的分析,加深了对汉族地方政权及北方民族政权政治体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前秦苻坚推行的怀柔政策、徙民政策、分割统治、军事分封统治四个方面,分析了苻坚民族政策的局限性,认为苻坚民族政策局限性是导致前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椿浩 《河北学刊》2002,22(1):132-136
本文选择分析王浚集团、张轨集团两个汉族地方武装势力 ,比较它们不同的形成、发展过程 ,探讨它们不同命运的原因 ,进而从一个侧面加深对西晋末期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椿浩 《唐都学刊》2006,22(6):125-127
陈元达作为匈奴后部人,历任黄门郎、廷尉、左司隶校尉、御史大夫、仪同三司等重要职务。在匈奴汉国政治秩序极为混乱时,为政治风气的净化、政治改革的推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根据他任职之事,找出他的政治角色,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当时匈奴汉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