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新的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陈腐的命题"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为我国哲学界所熟知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恩格斯在一百年前郑重地提出来的。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以下简称《终结》)一书的第二部分,恩格斯写道: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3.
李毅嘉 《东岳论丛》2005,26(2):136-141
马克思关于西方殖民主义在历史上有双重使命 (破坏旧式的亚细亚社会和为新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的思想 ,在学术界颇受争议。赞赏者称之为“宏伟的历史感” ,批评者目之为“种族优越感”(客气的说法是“西方文明优越论”)。由于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国情 ,在中国学术界这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马克思指出 ,被侵略的中国在道德上是正义的一方 ,在文明程度 (生产方式 )上却是落后的和腐朽的 ;而动机极其卑劣的英国殖民主义者虽然在道义上处于下风和不义 ,但在文明程度上恰恰占据了上风 ,是先进的物质力量的代表。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的“理性的狡猾”这一概念的辩证结构 ,把上述二律背反极其高明地表述为一种具有全新智慧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工业 (所谓的“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扩张是西方和东方冲突的根源 ,同时 ,又是人类最终解决这类冲突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 ,只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才能够客观地、唯物主义地观察世界历史 ,也才能够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思维。  相似文献   
4.
实践的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那种自以为能够决定社会存在(市民社会)的“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即剥削阶级的国家。其中,“唯心主义”一词表示这类国家颠倒了公共权力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把它对社会生活的领导变成了对群众的经济剥削;“实践的”一词则表示借以进行剥削的手段是暴力实践。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历史上第一种形式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它来揭示作为上层建筑首领的国家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作一个盘旋上升的大圆圈,通过对它以及内部的三个环环相扣的小圆圈的逐层分析,试图说明,《提纲》的主题思想的进展也遵循了这一规律。马克思从对旧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的批判入手,引出《提纲》的主题思想——"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该活动是消灭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根基——市民社会及建立新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唯物主义的中间基础;通过该中介,新唯物主义最终将找到自己的物质根据——人类社会。马克思通过一唱(一个主题)三叹(三个循环往复的小圆圈)般的曲折行程,使该主题思想从抽象上升到了具体,从而使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拒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中被他们再三称作“世界观(Weltanschauung)”的那部分思想,一直被学术界称为“哲学(Philosophie)”。这种说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不但找不到任何文本考据方面的证据,也找不到任何经得起推敲的义理逻辑方面的根据;相反,“拒斥哲学”的证据和根据在他们的书中却比比皆是。在遣词造句上极其讲究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成熟期(1845-1895)那长达五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无一例外地选择“世界观”而不是“哲学”一词来表述他们的原创性思想,不仅反映了唯物史观的革命性要求,也体现了一种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实属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事件。把马克思恩格斯150多年前经过深思熟虑抛弃了的提法重新加在他们身上,在科学上是一种严重的倒退(Rückschrit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