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略论地名的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一类特殊的词汇,它应该是具有区别性,富有特色的;地名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因此,应当是易读、易记、易写的;地名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因此,地名不能不讲究修辞.在语言上,地名讲究平仄和谐,故以平仄相间式和双平式为常式,在语义上,地名要力求反映出地理实体最重要的信息;在语法上,地名既要增加区别性,又不要过于复杂,失之繁琐;适当使用修辞格,可使地名艺术化,不仅为大自然增光添彩.而且充分反映我国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1932年,陈望道先生出版了他的《修辞学发凡》,奠定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基础.从那时起,历经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修辞学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少一个科学简明的、富有涵盖力和解释力的理论体系.80年代初期,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出版.该书由修辞理论、修辞手法、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三部分组成.在修辞理论中提出了自我、前提、视点诸问题,角度新颖,剖析深刻;修辞手法则从均衡、变化、侧重、联系四种美质的角度论述各种修辞格,使人耳目一新.90年代初期,王希杰先生又出版了…  相似文献   
3.
春秋至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形势、物质条件和人的思维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带来了修辞风格的巨大变化。其表现是:从简约到繁丰,从质朴到夸饰,从温婉到峻切,从叙述到议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