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国高等教育直面入世大考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关于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怎么办 ,成为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笔者认为 ,面对入世的影响与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我们必须直面和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术同行评议是一种涉及价值判断的评价活动,是对某项学术工作的水平或重要性的鉴定。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大学学术同行评议形成了一种嵌套式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构。同行评议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博弈模型表明,评审管理机构与评议专家很有可能因各自私人利益产生冲突。大学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的产生,源于委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以及契约不完备。因此,增加信息成本以防范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注重职业伦理的"软"约束力作用及建立以奖惩机制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反评估制度是防范利益冲突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新校区办学蔚为壮观。高校单独开发的新校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校区的定位问题。新校区的明确定位,可为校区的发展确定方向,有助于形成校区内部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充分发挥“一校多区”的整体优势,这是高校新校区办学定位的意义之所在。新校区的类型,具有按学科定位、按工作职能定位和混合定位三种情况,各有利弊,重要的是要有适当的应对之策,并科学合理地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明确与准确这两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知识观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随着知识观的嬗变而发展变化.在形而上学知识观下,学术性强调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职业性宗教色彩浓厚,高等教育偏重学术性;在科学知识观下,学术性围绕科学研究而体现,职业性与技术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分化和协同发展并存;在后现代知识观下,学术性强调多样性原则,职业性强调增加人文性,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从整体上说,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学轻术"偏向.  相似文献   
5.
1840年,英殖民者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久锁的封建国门。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紧随其炮舰入侵。西方的学校制度,也就在十九世纪被引进到中国来。清末近代(1840—1911年)的高等教育,深深地打上这种痛苦辛酸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大学排行评价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学办学水平和声誉进行综合性排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国的大学排行评价时间短、不成熟,排行结果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应受质疑。评价理论不完善,评价客体的不可比性和评价主体的主观性,导致了大学排行评价基础的不合理性;评价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评价的方法不科学、不得当,导致了大学排行评价过程暴露出的破绽比比皆是;缺乏特定大学的完整的质量信息,导致了大学排行评价结果的极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广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二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本文不作讨论。本文所论及的只是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把它放在相关的社会结构中,主要探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等方面的权限与管理方式的关系。换言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国家、社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与政府关系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关系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政府与高等学校双方关系具有不对等性,双方基点具有不一致性,政府必须适度把握对高等学校的控制。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大量的法令法规加强了政府的地位,提高了政府控制高校的能力。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否,与政府管理功能的合理发挥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