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从历史观的维度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价值观的体现,人民是利益主体和价值评价主体,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世界范围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破了“以物为本”的西方发展逻辑,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负起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使命和担当。  相似文献   
2.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理解现代社会生活的轴心。在现代社会,资本以其隐蔽性和欺骗性实现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抽象统治并制造人的生存异化。资本原则在现代形而上学的文化辩护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组织原则,劳动的基础性作用遭到遮蔽。社会生活组织原则的重塑势在必行。马克思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以劳动为原则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基础上对劳动原则作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升,并深入到对资本本质和现代形而上学基本建制中的双重批判,在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中显示出劳动论题的重大意义。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是人们真正能够决定自我的领地。马克思将劳动原则视为克服资本原则的最为重要的方向。以劳动为原则重塑社会生活,即要坚持以人为本,问题的关键绝非是资本与劳动任意一方的偏离,而是二者的不断平衡和相互作用,以劳动原则置换资本原则实现对社会生活内部组织原则的变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