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收到本刊江苏省苏州市通联站站长陈佳珠女士转来她的好友江苏省吴江市黎里镇柳亚子纪念馆原馆长李海珉先生一封来信。信中反映他们申报历史文化名镇中发生的一个严重的失实错误:他们申报的黎里镇。上边批下来的却成了汾湖镇,大家十分气愤。他希望有关的领导部门能够尊重事实,尽快纠正这一失实错误。现将原信转发如下:  相似文献   
2.
柳亚子的《盛事是毛主席》,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给法,对柳的所谓“牢骚”,多有程度不同的曲解。笔者在此想提供一份鲜为人知的材料,即柳亚子《盛事》诗的手稿。此手稿上有多处修改,第二句、三句和五句初稿和改稿完全不同,第一句和第六句部分词语不同。一些修改固然是律诗的需要,而多数的修改则出于柳亚子表情达意的需要。从初稿或许可以看出柳亚于感事的某些原始的思想,假如与改稿对照相比较,那么对历史现象与用典设喻意蕴的理解,大有裨差。先看改稿即发表稿: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三月二十八日夜作)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相似文献   
3.
酒社作为南社支社,是革命形势处于低谷时期的产物。从1915年到1923年,酒社聚会了八年,存在了九年。柳亚子在酒社期间,由辛亥革命失败后的苦闷、彷徨而逐渐走向振作并最终奋起前进。本文着重描述了柳亚子在酒让期间的有关活动,对柳亚子的思想轨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海珉 《公关世界》2008,(10):22-23
黎里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南部,东临上海,北通苏州,南与浙江嘉兴相邻,面积121.5公顷,古镇保护范围52.4公顷,明清民国建筑16万平方米。全镇人口7.8万人,南北向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及205省道,与东西向的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及318国道交会于古镇北侧,还有苏同里一级公路和太浦河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5.
李海珉 《新劳动》2002,(24):42-43
柳亚子作为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盟主,早已名闻文坛;鲁迅先生反封建反国民党的文化围剿,高举“五·四”运动的大旗,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举世公认的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领袖。柳亚子和鲁迅两位文化巨子,会面之前就互相关注,神交已久,在正式握手前,曾有过一些间接的交往。  相似文献   
6.
柳亚子是旧体诗词的殿军人物,他的诗称为“史诗”,史诗揭示了柳亚子本人的思想轨迹,反映了深广的社会内容,蕴蓄着众多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1925年5月3日,亚子先生等人以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的名义在黎里召开了吴江县追悼孙中山先生的大会,为此《新黎里》报在5月16日专门出了整整八版特刊记载这宏大隆重的盛况。其中还录有亚子先生撰写的三副挽联: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树弱小民族解放先声,列宁而还,公真健者;与帝国主义奋斗毕世,斯人已往,谁其嗣之?与被压迫民族相提携,纵赤化兴谣,人言奚足恤;为不平等条约而奋斗、奈黄肠遮掩,天道复宁论?其实,当时这三副挽联只有第二联的落款是“党员柳亚子”,第一联和第三联的落款分别是“新…  相似文献   
8.
李海珉 《社区》2009,(17):58-58
书橱里那套老态龙钟的《三国演义》实在舍不得再翻动了,前不久我又买了一套新的。在野史和演义中,我最欣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橱里的那套老《三国演义》是我读中学时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上下两册,2.30元。对桃园结义的刘关张.我是引为知己;对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我是敬若神明。  相似文献   
9.
柳亚子为南社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更投入了满腔热情,因而他从南社的外缘走向了领导核心,最终掌控了南社。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柳亚子是南社柱石,南社盟主。  相似文献   
10.
1922年,主掌镇江敏成中学的刘三应姚雏之请,书写了一副楹联:“‘置尔清尊焉知明日事油成高格不是出山泉”;上款,“顽雏索书踱帖集(原文“凸”,即“集”的古体)汉石门颂字遗之,摇雏万待酒戒也”;下款,“王成孟春刘三时客京日”,下铃白文“江南刘三”印一方c刘三(187-1938)上海华注入,名钟和,字季平,排行第三,改名为“三”,自署“江南刘三”,隐含“三连为乾”之意c刘季平,即平刘季(汉高祖刘邦)的意思。刘三少年时,中原板先,决心将以有为。因兄长取号日“涤埃”,刘三于是取号日“离垢”。“涤离垢埃”,不仅有出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