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各界学者有不少观点对世界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未来持悲观情绪。他们认为,造成危机根源的贫富差距及不平等没有消除,虚拟经济的疯狂还将继续,未来危机仍将爆发;资本主义的衰退不可避免;资本主义与西方民主的冲突不可调和;资本主义的未来不容乐观。持此观点的不仅有左翼学者,更有资本主义忠实的实业家、银行家等。通过西方各界学者对资本主义未来堪忧的预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立足于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前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科与科研队伍建设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科研力量进行全面估价,并提出有益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的发现,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有赖于此,社会主义才能从空想到科学。唯物史观创立后,恩格斯为了进一步阐明其科学原理,回击一些对唯物史观的责难和片面理解,在其著作和在一系列的唯物主义通信中,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内涵;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唯物史观实质;第一次将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高度概括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重点阐发了历史合力论的思想。唯物史观至此达到了逻辑结构完整严谨、内涵丰富精深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的原因通常被认为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危机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但是,研究表明,1989~1991年的社会经济危机只有和一系列主观因素相联系,即与改革家的错误及政治斗争的破坏性后果相联系时,才会导致国家解体。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史的经验教训,应从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主要途径就是尽快引导我国经济朝着集约化增长方式全面转化。  相似文献   
6.
大凡接触灯谜较多的人,常常会遇到“格”这个词,如秋千格、卷帘格等等。那么“格”是什么呢?“格”就是制灯谜、猜灯谜的规则规律。制谜要依它设巧构思,解谜要靠它来明辨思路。因此,了解一些常见的谜格不无益处。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把这一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是我们党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要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伟大任务,来要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持作保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道德现的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以团结最广大的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钻观的丞葬特征和客观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相似文献   
8.
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深化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理论创新是执政党永葆先进的根本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在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和深化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根本思想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时代之运 ,承世纪之托 ,成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国际贸易争端频繁发生,给我国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频繁的贸易争端,除了与贸易纠纷国家的谈判、调整对外经贸战略、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外,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经过20年的沉淀与反思之后,当代俄罗斯社会及学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俄罗斯现实问题的现象在悄然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学者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所体现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自发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真理和鉴别谬误的标准、拟以阶级分析方法考量当代社会问题和以制度为基点分析当代俄罗斯发展的瓶颈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