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综合类   307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out the 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charge system and put forward a Multiplayer Architectures scheme based on Dot NET framework.This scheme considerd system robustness,flexibility and extension adequately.This scheme can ensure that the system run o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储层由于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和敏感性矿物特征与常规储层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其损害机理也与常规储层不尽相同。本次研究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手段,系统分析了花岗岩储层的损害机理,并对其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储层主要的损害机理为固相侵入、应力敏感性损害和水锁损害,“五敏”损害中水/盐敏、碱敏损害较弱,主要为酸敏和速敏损害。研究认为欠平衡钻井技术是开发花岗岩储层的最佳选择,将欠平衡钻井与非直井工艺相结合可穿越储层中多条裂缝,获得更佳的产能;低压屏蔽暂堵技术虽然难以解决储层中宏观缝、大缝的封堵问题,但可以有效封堵储层中小于50μm的裂缝,使部分产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3.
原油中残存的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会对原油的后续加工带来不良的影响。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加工的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长庆、青海西部五大油田生产的原油为例,研究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表明,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以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三类物质残存于原油和常减压渣油中,主要对原油电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等单元操作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就这些残余物对主要单元操作的生产装置、生产操作、产品质量以及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标准、信息与管理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The ergonomic risks constitute a vital aspect of study and prevention for the worker's health, especially for people with different capacities. Very job has and implies certain type of risk for the worker's health,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s it is done with the use of tools or without them. Aplicated techniques: posturogram, baropodometry, Schober test, biocinemátic chain test, Fukuda test, propioceptiva plataform in personnel with special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5.
圆柱滚子是滚柱轴承的重要部件,其加工质量影响着滚柱轴承的品质。传统圆柱滚子加工方法主要有无心磨削、无心磨削和超精加工等。随着滚子材料的更新和加工质量提高,新型的加工方法应运而生。文章对圆柱滚子的加工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高效率、高精度以及高适用性是滚子加工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A number of stud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nvolved in regulating body weight have been conducted. More specifically, the hormones related to appetite, leptin and ghrelin, and their association to obesity have been a focus of investigation. Circadian patterns of these hormones are a new target of research. The behaviour of these hormones in individuals subject to atypical working times such as shiftwork remains unclear. Shift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changes in biological rhythms and cumulative circadian phase changes, being associated with high rates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Truck drivers, who work irregular shifts, frequently present a high prevalence of obesity, which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work-related factors and/or lifestyle. In this context,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body mass index, appetite-related hormones and sleep characteristics in truck drivers who work irregular shifts compared with day workers.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的产量与砂岩的厚度,孔隙度,连通性,砂泥比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砂体在空间以什么形态出现,其方向如何,纵向上如何变化,连通形式如何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篷来镇组某工区的砂体进行了精细识别和解释。在地震剖面上,砂体的响应一般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孔隙性好,含气丰度高的砂体往往表现为速度低和极性反转的特点。但发现该工区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形式多变,甚至出现了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记录严重不吻合的现象,故砂体识别工作不能遵循统一模式。因此,采用了多井约束,多层标定,分层解释来识别有利砂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孔低渗储层产能预测模型受敏感因素影响大,主次因素在低产情况下区别不明显,产能预测评价相对较困难等实际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夏子街地区夏77井、夏79井为例,开展低孔低渗储层产能预测的前期试验研究,对多个产能预测模型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Darcy模型、Jones(1976)模型、Vogel/Harrison(1968)模型、裂缝模型中进行优选和调试。通过分析产能预测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在产量上的相关性,表明基于测井资料的预测结果与试油测试结果相当吻合,从而确认产能预测模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断裂复杂,多断块、多套生储盖组合,叠后偏移成像效果不佳。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这一复杂断块区的应用可以改善成像效果。研究提出了一套以速度迭代为核心、地质信息为约束的求取偏移速度场的改进方法,提高了偏移速度的精度;通过对偏移孔径、最大偏移角度、射线路径、去假频4个关键参数处理的分析,得出适合东濮凹陷地震资料特点的经验参数,减少了以后处理过程中的试验工作量和参数试验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叠前时间偏移,提高了复杂断块地区成像精度,能够准确地落实断层位置和认识断块之间的关系,与井资料的吻合程度较高,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未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越来越少。如何准确预测高勘探程度即成熟探区的剩余油气资源,成为石油投资者和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详细探讨了油藏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约为17.03×108t,仍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并且主要集中在东营中央背斜带和东营凹陷北坡两个油气成藏体系内。实践证明,由于油藏规模序列法合理回避了油气成因机理问题,减少了资源评价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