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人帮”假借批孔来搞反革命的政治阴谋是遭到可耻的失败了,可是我们对于孔于思想的评价工作还需要人去做。在研究孔子思想中,他的天命论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而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要正确评价孔子的天命论思想,必须全面掌握他的天命论的思想体系,也  相似文献   
2.
廖平,字季平,四川井研人,晚清经学家。平生著述极丰,其学术思想经历过六次演变。首先,他一反两千年来的旧说,提出以礼制作为区分今文经和古文经的标准。继而,复以今文经为孔子所作,古文经为刘歆伪造。戊戌政变中,作为康有为变法的理论基础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二书的基本观点,实多本于廖的《知圣篇》与《辟刘篇》。然廖氏之创见,鲜为世所知,特别是对其三变以后之思想,了解或者研究者更少。为了发掘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本刊特辟专栏发表李耀仙等同志的三篇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注意展开对廖的学术思想的讨论和研究。三篇中的向楚《廖季平学术思想之演变》一文,原题为《廖平》,发表于1946年左右四川大学《文学集刊》第二期。该文根据廖的著作、廖的门人弟子对其师说的记述以及当时学术界对廖的学术思想的评价,对廖的学术思想演变过程作了较详尽的述评。本刊对该文题目作了改动并略加删节后,重新加以发表。以后,本刊还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二郎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宋末,南宋初年曾有一次灌口二郎神是谁家二郎的争论,其最后结果是:真有其人而神异为虚构的赵二郎落选了;又真有其人的杨二郎也未得认可,但他转化为神话中的另一杨二郎则在民间留传下来;而本无其人的李二郎却被皇帝裁断为灌口二郎神,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此后李二郎的赛神祭品和塑造形象逐渐氐羌化。这说明民族间的和睦相处,不仅有赖于政治上的团结和经济上的合作,还有赖于文化上的交融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哲史中,谁都承认名家学说占了一席重要的地位。可是哪些人应该称为名家?那些一向被称为名家的人用“各家”的名称来称呼他们是否适当?还有“名家”这个名称如果可用,其含义究当如何理解?这些都是学术界中有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辞源》“百二”辞条所言非是。“百二”确解为“得百之二”。其引申义有二,一是用“百二之势”或“百二”来指雍州这个险固地区;二是用“百二重关”、“百二山河”或“百二重城”来表示雍州这个险固地区的关隘、山河或城邑的具体数目。  相似文献   
6.
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就是他的论仁的思想。我们研究孔子学说,入其堂奥,究其底蕴,就必须研究他的论仁的思想。“仁”字的原始含义是什么?《说文》云:“仁,亲也,从人,二声。”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引《说文》训仁即“从人二”,并说:“人二,犹言二人也。以“人必合两人,而后见人与人接,仁道乃生。”又郑玄《中庸》注在“仁者,人也”下云:“人读如相人偶之人”,即以“相人偶”释仁。“人偶”是汉代的一个常用词汇,宋翔凤《过庭录》解为“相尊敬”的意思,阮元《研经室集·论仁》则认为是“尔我相爱之辞”,  相似文献   
7.
章炳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革命宣传家。因此,我们若要研究章炳麟的思想,既要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也要考察他的政治思想。章炳麟的政治思想,总的说来,是爱国主义思想。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他的爱国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章炳麟的爱国思想最初表现为改良思想。在一八九五年中日战争失败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迫使他走出书斋,参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运动。到一九○○年义和团运动失败,随之涌起  相似文献   
8.
刘师培(1884—1919年),又名光汉,字申叔,江苏仪征人,出生封建地生阶级知识分子家庭,曾祖父文淇、祖父毓崧、伯父寿曾都是著名的古文经春秋左氏学大师。1903年,他入京会试不遇,寓居上海,结识章炳麟、蔡元培,倾向革命,著书宣传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1907年因党祸亡命走日本,值章炳麟主编《民报》,为《民报》撰稿,主张推翻清政府和夺豪富之田以为国民所共有。不久,创办《天义报》,鼓吹无政  相似文献   
9.
10.
惠施,宋国人。他的生卒年限,近人考订为公元前三七○——三一○年。他的一生行事,我们所知道的,有以下几点:(一)他曾作过魏相,充当齐魏两国徐州相王的主谋人,在政治上主张“去尊”和“偃兵”。他在魏国的政敌是张仪,公孙衍却很崇尊他。(二)他的年岁略长于庄子,死在庄子前,和庄子是朋友。他们二人时常争论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庄子虽一再批评他,也很怜惜他,推重他。他的“汜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曾给予庄子以一定的影响。(三)他著书很多,“其书五车”;喜和人辩论,有时到了“说而不休,多而不已”的地步;可惜他著的书都失传了,比较成套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