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精神结构中“启蒙自我”和“反思自我”相互纠缠互诘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的叙事对人物形象内涵进行整合,将两种因素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出非常明晰的启蒙指向。  相似文献   
2.
李致 《江淮论坛》2013,(4):133-137
在数字环境下,孤儿作品的版权利用问题不断出现,逐渐受到了学界的关注。但各国尚未对孤儿作品达成一致的定义,对其保护方式也各有不同。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孤儿作品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精神结构中"启蒙自我"和"反思自我"相互纠缠互诘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的叙事对人物形象内涵进行整合,将两种因素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出非常明晰的启蒙指向.  相似文献   
4.
《懒寻旧梦录》是夏衍重要的回忆录自传,其以"自我"为轴心观照世界的叙事实际上就是夏衍从自我主体视角出发对历史的另一种阐述。通过对《懒寻旧梦录》和夏衍他传的对比,考察夏衍回忆录的叙事策略,旨在透视其背后隐含的从政治文化视角进行自我重构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燕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子谔批阅三载,终于完成了《磁州窑审美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一书,笔者读后,深觉该书对弘扬磁州窑审美文化具有如下几项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文在描述艺术剧社和剧联两个团体与左翼戏剧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左翼戏剧运动的精神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发掘五四传统与左翼戏剧发展的深层联系。五四传统构成了左翼戏剧运动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7.
1930年代,中国左翼戏剧运动在“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领导下蓬勃展开。“剧联”的领导机构主要由“剧联”党团和执委会构成。党团是“剧联”组织的领导核心,由书记、宣传和组织构成;执委会是在行政上负责的“剧联”领导机构,由盟员在“剧联”全体大会上选举产生,由总务、组织和宣传三个机构组成,对“剧联”党团负责。为了便于领导和有效开展戏剧活动,“剧联”下设工人演出委员会和影评、音乐、剧作等小组,由执委会领导。“艺术供应社”是其外围组织。  相似文献   
8.
借助角色理论揭示左翼剧运中政治与戏剧的关联方式.左翼剧人在国民党政权体系下和"剧联"内部,都扮演着政治参与者与艺术创造者的双重角色.政治环境、"剧联"组织和盟员自我三方面的角色期待发生冲突,并影响盟员的角色行为."剧联"盟员试图通过他们的艺术表演表达其政治取向和情感归属,努力在角色冲突中寻找平衡点.这种心态决定了左翼剧人的艺术选择,并构成左翼戏剧发展中戏剧与政治特殊关联方式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