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时常见到对某些成语"误解误用"的批评,但"误解误用"的现象有增无减,个中缘由值得深思。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除少量确实属于误解误用外,绝大多数所谓"误解误用"的现象都可以作出合理解释:或者是成语原义使用范围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这属于词义引申的范畴;或者是对成语原形的"异解另构",这属于同形异构的范畴。无论是词义引申还是同形异构所产生的新词新义新用法,都符合词汇发展演变的正常规律,所以具有不可扼杀的生命力。之所以有人把它们看成"误解误用",是因为把"不符合原义原用法"当成唯一判断标准,缺乏发展演变的眼光和理性分析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本文遵循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科学地界定了什么是汉字的理据,提出了判断汉字理据的条件,同时根据现代汉字的特点,提出了讲解现代汉字理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的“臭”在释义上有多种说法,主要形成“臭气”说和“香气”说的对立。在赞同“腐烂变质”说的前提下,针对“香气”说者提出的两个重要质疑作出新的解释。一则认为“酒肉臭”是“酒败肉臭”的并言省文,因而不存在“酒可臭吗”的疑问;二则认为后世的“酒肉臭”确有应该理解为“香气”的,但属误解杜诗而产生的仿用,不宜反过来证明杜诗的“酒肉臭”也是“香气”。  相似文献   
4.
"分别文""累增字"是王筠研究汉字"重文"时从造字角度提出的文字增繁现象,与沟通文献用字的"古今字"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属于不同性质的概念。由于角度不同,它们在材料分析上有交集,所以王筠偶尔用"分别文"或"累增字"指称"古今字"的"今字",意在解释这些"今字"的成因,并未改变"古今字"的历史定义。徐灏是曲解"古今字"本义的源头,他把王筠的"分别文""累增字"跟"载籍古今本"并列,而且在分析说明时把"古今字"主要指向"造字相承,增偏旁"现象。后人受此误导,进一步将"古今字"完全等同于具有"造字相承"关系的"分别文""累增字",并认为这是王筠的"古今字"观念,其实不符合王筠的本意。  相似文献   
5.
《左传》谓语“请”字句的结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谓语“请”字句的结构转换李运富“请”字在《左传》中作谓语493次[1],本文称之为谓语请字句,举例时用横线标出,横线之外的,与“请”没有直接结构关系,不属于谓语请字句。“请”字作谓语时,常见义表示“请”或“请求”[2],动词。从语意搭配关系看...  相似文献   
6.
论汉字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汉字结构",就是构造(或分析)汉字形体的理据,包括组成汉字的构件、构件功能及功能关系.汉字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演变的结果来说,有的结构理据消失了,有的结构理据重新分析了,有的结构理据隐含在系统之中了;就演变的规律来说,不外乎义化、音化、代号化三种方式;就演变的原因来说,有书写方面的,有职能方面的,还有文化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后,国名译词大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经考察,《海国图志》卷三十七至卷六十九欧美主要国家的国名译词歧异严重,反映了当时国名译词的基本情况。国名译词歧异的成因主要在于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或者同是音译而源语词不同,同是意译而取义理据不同,也有音译者对同一源语词的语音感知不同而译音不同的。面对歧异,当时学者采用文中加注的方法沟通说明,虽有利于读者理解,但治标难治本。歧异的国名译词可以通过汉化和优化,逐渐走向规范而最终融入汉语系统。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本字”“本义”理论不能区分形义联系的不同层次,混淆了字词形义联系与词义演变系列之间的本质性差别。应该重设概念组来准确描述形义关系:1.从形义关系角度设“构件义、字形义和字符义(目的义、相关义、假借义)”。2.从字词对应角度设“联系字、假借字、联系词、代记词”。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0.
战国文字“地域特点”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将战国文字按国别分为若干“系”并认为各系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点”是难以成立的,因为文字材料范围不等于文字符号系统,文字集合中所具有的现象不等于该集合体的特点,个体字符或局部风格的差别不足以反映整个字系的变化,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应该通过全面描写和系统比较来进行。实际上,战国文字国别之间的差异属于局部书写风格或个体字符字样的不同,从本质特征和总体上来说,战国文字仍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秦始皇的“书同文”只是在战国文字系统内部作了异写异构字的规范,并非从整个系统上用一种文字取代另几种文字。经过整理的小篆系统应该是对整个战国文字系统的继承和发展,并非单线条地源于秦国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是超方言的,具有统一的民族性。暂时的政治分裂,不可能促使原本统一的汉字分化为不同的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