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通(580—617)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西)人。曾“秀才高第”,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王勃集序》),是隋初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人皆称之为“大儒”。尽管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为当权派谋划,但不见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隋文帝仁寿三年,“龙门正通诣阙献太平十二策,上不能用,罢归。通遂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累征不起。……大业末,卒于家,门人溢曰文中子”(《隋纪三·文帝仁寿三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特别是居家讲学期间,  相似文献   
2.
《易经》虽是卜筮资料的汇编,但包含有决策和管理思想的萌芽。《易传》撇开其巫术的成分,肯定了其认识和行为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高度来指导人们避凶趋吉,转祸为安。因此,《周易》成了群经之首,“治理备矣”,历代统治者无不以之作为“定天下之业”的理论指南,堪称我国古代管理学大全。 《周易》一书,“贞”字迭拾俯摭,六十四卦中,除大有、大过等几卦外,余皆言及。贞、正、政相通,即管理国家事务的意思。《系辞传》指出:“乾、坤,易之蕴也”,“乾、坤其易之门邪!”这两个关键的卦中,“贞”是最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3.
清人魏源曾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老子本义》的确,这个“谁定之”的历史积案,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而对老子问题的研究,又是十分必要,它对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史有很大的影响。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伟大哲人,是孔子之师,这是司马迁公正的结论。《史记·老子传》记述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杰出的唯物主义者。 明清之际,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矛盾开始显露,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在这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进步的思想家们,在政治上猛烈地抨击封建专制“为天下之大害”(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提出“大贾富民,国之司命”(黄书·大正第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期望改革社会政治。在哲学上,就得大力批判清王朝所奉行的,用以扼杀人民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5.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曾任秘书阁修撰和侍讲等职。为了培养人材,振兴宋室,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认真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疑是有裨益的。 一.以“明人伦”为本 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我国东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法思想逐步确立与巩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教育人们懂得这套宗法制度与观念,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培养“治人”“食禄”的士大夫;同时“教化”老百姓按照统治者的意志行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语录集——《论语》一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问题,仔细研究起来,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孔子很少谈到人性,所以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但他并非完全没有研究过人性,他曾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承认人性无所谓善恶,人性的不同是后天习染的结果,但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这就自相矛盾了。不过他主要是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即从人性的后天可塑性出发,建立了他的一套德育理论。 孔子的道德论中,“仁”是核心。《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注;“会意,中庸日,仁者人也”。换句话说,“仁”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密相处的道德总原则。  相似文献   
7.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实践和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知南康军,兴复白鹿洞书院,自兼洞主,手订学规,也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或“白鹿洞书院揭示”,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并将“教育和科学”与“农业、能源和交通”一道作为今后经济建设的重点,强调指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当然不是“兼收并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比,是很发达的。《学记》一文,就是我  相似文献   
10.
朱熹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之一,是“三代后的孔子”,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文化伟人。淳熙六年至八年,他知南康军,兴复白鹿洞书院,手订学规,亲自讲学,以为理学基地,培养理学骨干,系统地传播理学思想,不仅使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成为中国书院的范本,而且远播海外,特别对朝鲜、日本的影响,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