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本文仅讨论古代汉语“以”作动词的一种用法,即具有“使令”意义的“以”可构成兼语句式的问题。这种用法的“以”,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后面套接了一个主谓词组,它就构成了兼语句式。例如:(1)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以,犹使也。”裴学海也将这个“以”解作“使”,并对“使攻宋”的“使”注为“使,犹故也。”  相似文献   
2.
标点一则     
“孝廉”,始见于《汉书》。当初的“孝廉”,是一种选士的科目,还是两种选士的科目。有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当初,“孝廉”是两种选士的科目。颜师古在《汉书·武帝纪》中注云:“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他给“孝”与“廉”分别作的注。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年出版的标点本《资治通鉴》,曾把“孝廉”  相似文献   
3.
在古籍中,“有”和“以”、“无”和“以”常常连用,表示的意义较为复杂,不容易确切的理解。一些大型的工具书,如《辞源》未收录“有以”、“无以”;《中文大辞典》虽收有这两个条目,但义项很少。一些语法著作,如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等,虽论及“有以”、“无以”,但也较简单,都不能满足阅读古籍的需要。现将“有以”、“无以”的结构形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下称《词典》)是一部很好的大型工具书。从已出版的一、二、三卷看,确实能够帮助读者解决疑难问题,具有内容全、资料新、学术价值高的特色,这是专家学者多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象《词典》这样的鸿篇巨著,成于众人之手,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现将使用一、二、三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隅举如下:一、条目方面  相似文献   
5.
上古汉语的比较句由两部分或三部分组成;动词“比”构成的比较句,虽然形式多样,但它与比作句相比较却泾渭分明;用含有“比”义的动词构成的比较句,分为4类,特别是对“为”、“于(於)”、“……之与……”、“……之于……”等的词汇意义、语法功能作了确切的解说;用“形容词+名词”构成的比较句,着重说明它是比较句的一种独立的类型,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动用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