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冯雪峰是鲁迅亲密的战友和学生。他以毕生精力尽瘁于祖国的革命文化事业,建树颇多,尤其是在宣传和捍卫鲁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关著述甚丰,深得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好评,曾被她誉为研究鲁迅的“通人”,在鲁迅研究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冯雪峰的鲁迅研究工作肇始于二十年代末期。至建国前夕为止,他写下的这方面的文字,其最重要者主要有三篇。一篇是一九二八年五月所写的《革命与知识阶级》。当时正值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的高潮期,鲁迅遭到创造社、太阳社的“笔尖的围剿”,被他们作为建立革命文学的主要障碍而大加挞伐。冯雪峰此文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它保持冷静的头  相似文献   
2.
伺隙乘虚,给以重创鲁迅是进行论战的能手。他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杂文写得十分严谨和泼辣有力,使论敌经常处于狼狈不堪、意想不到的被动境地,而自己则转守为攻,稳操胜券。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他掌握了高超、巧妙的论战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即是能伺隙乘虚,抓住对方的矛盾,正对论敌之要害,给予致命的一击。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中指出:“况且即是笔战,就也如别的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生活气息浓烈扑鼻,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在细节描写方面的优异才能.作者十分善于捕捉生活中某些有特征意义的事物,然后给以绘声绘色的艺术再现,从而迅速把读者引进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的确,我们读鲁迅小说的时候,总感到是一种莫大的艺术享受.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即是作品中不时闪现的细节描写的光辉,委实不能不使人为之倾倒.  相似文献   
4.
寻根究底深入开掘同样的题材由不同的作者来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是颇有深浅之别的。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对于题材开掘的程度有所不同。就象面对同一座矿山而采矿者各人的收获必不相同一样,显然,只有那致力于深入采掘的开采者,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矿藏。鲁迅的杂文不仅以其题材的丰富多样取胜,而且尤其以其对题材的深入开掘而引人注目。鲁迅曾要求小说作者对于题材“开掘要深”(《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他自己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茅盾从本世纪20年代初直至建国以来在宣传和捍卫鲁迅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强调他在提倡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鲁迅方面是如何不遗余力,并指出这些成为了茅盾的整个战斗业绩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有关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的探索,历来少有专文论述。原因是鲁迅在这一时期写作活动很少,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比较沉默的时期,这就给我们研究他的思想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从他在这一时期的战斗实践中,从他写的一部分文字中,我们仍然可以摸清他这一阶段的主要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7.
鲁迅一生,并没有到过祖国的东北。但是他在思想上、精神上,却与这片遥远而又亲近的国土,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始自他的青年时代,一直继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祖国东北政局的演变和鲁迅思想的发展,这种联系愈来愈密切和具有新的内容。鲁迅曾说他自己“心事浩茫连广宇”。确实,鲁迅的心与祖国大地、革命群众紧密相连。仅从他对祖国的东北以及那里的人民的深切和一贯的关注这一点,就可以充分窥见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的宽阔襟怀。  相似文献   
8.
<正> 陈涌是一位很有理论素养的文艺批评家和鲁迅研究家.他的论文向来以质取胜,擅长综合研究,善于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非常具有理论深度.陈涌对鲁迅的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想怀有浓厚的兴趣并有着深入的研究.早在50年代初,他就写过《鲁迅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文,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实际,阐述鲁迅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文艺与生活和群众斗争的关系、文艺的普及工作等问题的精辟见解.特别是在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发表的长篇论文《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更是以其深刻的见解和有力的论证,引起过广泛的注目.以  相似文献   
9.
王瑶(1914—1989)是著述宏富的新文学史家。他在鲁迅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就使他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成为鲁迅研究这一门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王瑶即出版了《鲁迅与中国文学》一书。198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曾予重印,并加入了作者在三十年代写的《悼鲁迅先生》、《盖棺论定》两文,作为附录。《鲁迅与中国文学》全书共收录了5篇文章,其中以《鲁迅对于中国文学遗产的态度和他所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以下简称《影响》)、《鲁迅和中国新文学的成长》(以下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鲁迅作品论著选评杜一白一、杨义:《鲁迅小说综论》这是一部显示出作者才华横溢的、具有相当份量的著作。全书除《序言》外,共包括《论鲁迅小说的革命现实主义》、《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生命力》、《论鲁迅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论鲁迅小说与大国文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