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本文主要是以通过对南京仙林大学城大学生基本状况的了解,来研究其自主学习的基本情况,并比较学生之间城乡的差异性是否明显,主要在对自主学习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具体在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及其积极性等情况,自主性学习的地点选择,学习方式,时间安排等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书画同源”的说法由来已久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就有类似的观点 ,即“书画同体”。到了北宋苏轼 ,有“书画本一律”之说。元代赵孟在理论上把书法和绘画彻底拉到了一块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通。”(《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文人写字由来已久 ,远的不说 ,一个王羲之足以明证。但书法的演变与发展 ,形成并规定了它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如果唐代张旭、颜真卿、怀素在某种程度上发展、深化了书法的表现极限 ,那么孙过庭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完备了这一使人们既感受其魅力、又愉悦心智的杰…  相似文献   
3.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他自28岁中进士起进入仕途,既担任过县、州、府的地方长官,又掌管过财政和物资转运的工作,还做过谏官和枢密副使。包拯一生清正廉明,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有敏锐的洞察力,其在政治、经济、法制方面的改良主张与实践,史学界早有评述。今年正值包拯诞生1000周年,本文拟从军事思想的角度,着重探讨包拯在治军与边防方面的突出贡献,以期填补这一历史人物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一、北宋中期的边患与包拯的忧虑北宋王朝的外患主要是辽和西夏。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因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