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兴武  杜慧 《金陵瞭望》2009,(19):41-42
3月17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在南京市委办公厅主办的第55期《信息专报》上作出批示:“应表扬南京中院这样服务大局的意识和主动积极的行动与作为”。类似这样的批示表扬.今年上半年.市委、市人大领导已先后有7次。这是南京法院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力促作风转变带来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赵兴武  杜慧 《金陵瞭望》2009,(26):73-74
民主促和谐,和谐促发展。这是南京法院加强司法民主建设过程中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庭作为全国第一批设立的民商事审判庭,曾在国内创造了许多“领跑”纪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征程中,敢为人先的南京法院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应用审判手段,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南京市中院在重新审视并思考民商事审判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战的胜利带来了"重建国家"的诉愿、共识与使命。国民政府与社会团体曾就此进行过各种探索。在战后农建探索进程中,中国建设协会的建设思想步趋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其对农业在现代化建设中之重要地位的深刻认知,更在其对农建问题之症结的反思与洞析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5.
机关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的文化氛围具有至关重的意义。在分析机关文化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界定了机关文化的理论内涵,强调了机关的服务职能,反映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创建了包含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等四个层次的机关文化圈层体系,为机关文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创造性建立了机关文化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可为全国机关单位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绩效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清末以来,近代化进程打破了中国传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城乡区位发展的结构性失衡.而以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为取向的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构,一开始即疏离了乡村社会需求,遂使乡村教育前景惨然命运多舛.民国年间,晋省当局在村政建设中对乡村教育制度及政策有所调适,但其掣肘颇多局限甚大,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并不尽如人意.揭示其历史演进背后的深层致因,将有助于明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多重纠葛和内在关联,为制度更易与社会变迁关系提供理性认识和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建邺区南湖人民法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作为审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哨”优势.整合审判和社会力量.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了和谐新社区的建设。近3年来.该庭受理的各类纠纷1000多件.无一责任性发回改判.无一矛盾纠纷激化.无一群众投诉上访.实现了案结事了:近2000件诉外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相似文献   
8.
赵兴武  杜慧 《金陵瞭望》2008,(19):65-65
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广泛开展“三个一百”活动,即资助一百名贫困学生,与一百名未成年犯开展结对帮教。上一百堂法制教育课。广大法官把关爱青少年作为播撒文明、建设祖国明天的行动.积极踊跃参与“三个一百”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远远超出了预定的目标.且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9.
北宋婉约词中出现较多的儒家经典语句,其情况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儒家经典语句的直接引用,二是儒家经典语句的引申使用,三是儒家经典语句的化用,四是儒家经典语句的反用。儒家经典语句对北宋婉约词的浸染,使原本"香软、柔美"的婉约词有了更丰富的语言、更深远的意境、更典雅的风格,令词的面貌于戏谑中见深意,于温婉中见警语,于清丽中见厚重,呈现出与晚唐五代花间词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东北三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东北三省建筑业产出为切入点,运用偏离-份额法进行定量分析,对东北三省建筑业结构和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东北三省建筑业增长主要获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区域竞争力不强,建筑业各行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的结论。提出东北三省为促进建筑业稳定和良性发展,应从总量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变;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建筑业内部结构;剖析自身发展的不足,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