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鸣凤是明代重要的广西籍作家,他一生游历颇广,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仅留存者,依然有<羽王先生集><桂胜>和<桂政>等.张鸣凤的诗、文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历程,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王世贞、吴国伦等的肯定,在广西籍作家中非常难得,为广西在我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红楼梦》的结构艺术是高超的,可惜其完整结构已不复可睹,《歧路灯》的结构就成为最严密完善的了。现在一般同志都把《歧路灯》分成三大段,这未免粗略些,这种划分不能说明情节和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应该再作进一步划分。  相似文献   
3.
吕祖谦为南宋鸿儒,于<诗>学颇富造诣,代表作<吕氏家塾读诗记>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本文从<吕氏家塾读诗记>入手,论述了吕祖谦对<诗序>的批判,对毛、郑的驳正,意在廓清朱熹以来学者们对吕祖谦的偏见.  相似文献   
4.
古代戏曲目录与古代戏曲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古代戏曲目录对古代戏曲史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它在古代戏曲家、戏曲体制沿革、戏曲角色源流、戏曲剧本内容等研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立戏曲史框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唐诗人沈佺期,相州内黄人。他同宋之问一起,在前人诗作运用声律、对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作实践,从声韵、对仗、篇制三个方面,全面确定了律诗的规格,使近体诗得以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做出过很大贡献。《唐才子传》说:  相似文献   
6.
“唐宋八大家”代表了一个散文流派的兴起和延续 ,标志着唐宋文章的代表作家和最高成就 ,是人们对唐宋散文成就的高度概括。一般认为此说肇自明代茅坤或较早的朱右 ,周振甫推至元代吴澄 ,笔者以为此说应该起于南宋吕祖谦。首先 ,吕祖谦具备八大家思想 ,他告诉习文者当读“韩、柳、欧、苏 (从吕祖谦日常论述看此为三苏 )、曾文字 ,四六且看欧、王、东坡三集以养根本” (《东莱吕太史别集》) ,强调学习唐宋八大家文章。其次 ,吕祖谦为宋六家散文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表现在他编纂了《皇朝文鉴》。《皇朝文鉴》或称《宋文鉴》 ,是吕祖谦…  相似文献   
7.
《欧公本末》是吕祖谦临终前完成的一部书,因刊行较少而流布不广,黄灵庚主编《吕祖谦全集》方整理入集出版。该书保存了不少与欧阳修有关的北宋文献,一是可补充现存宋人文献的不足,二是不同的记载,可为现在研究宋人资料提供参考,三是记载详细。这对研究欧阳修、吕祖谦乃至北宋学术,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曲考>是一种古代戏曲目录,在历史上多有记载.刘致中却发表文章说,人们所讲的<曲考>,是<剧说>的初稿本.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刘说之误,认为历史上人们对<曲考>的记载是真实可信,不容否定的.<曲考>不是<剧说>.  相似文献   
9.
吕祖谦是南宋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后人对他的研究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发生了错误:一是颠倒了吕祖谦的学术传承次序和地位,认为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和心学思想来自朱熹、陆九渊,功利思想来自陈亮、叶适;二是认为吕祖谦的思想兼容朱熹、陆九渊;三是将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解释为对图书资料的占有。这些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吕祖谦学术的评价,也影响了对南宋学术的整体认识,所以这些错误有必要纠正。  相似文献   
10.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乾淳年间最受欢迎且成就最高的老师。当时多云从教千人,今可考者初步统计仍有219人。吕祖谦门下多出俊杰,或为政治领袖,或为学术领袖。这些门下为宋元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吕祖谦的学术对后代发挥了影响。浙东学术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一种独立的学术,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环节,时移境迁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一现象发生在浙江,而不是朱熹所在的福建,或陆九渊所在的江西以及其他地区,是与吕祖谦的倡导与亲身实践分不开的。今人多将浙东学术的发展归功于朱熹而忽略吕祖谦,有些数典忘祖,这是受朱陆门户恶争影响的结果。我们需要开拓、改换思路。加大对吕祖谦甚至其门生的研究,甩掉多年门户之争留下的惯性,追寻吕祖谦学术的真成就,追寻南宋学术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