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通过对虞集古体诗、词、赋等的用韵和近体诗的用韵做穷尽式的考察分析,我们发现;;虞集古体诗、词、赋等可分为18部,和宋代诗词人用的基本相同,与《中原音韵》有别;;近体诗基本上按传统的“诗韵”写作,但其中有与古体诗各部之间通押相似的借、出韵关系,也有些近体诗不符合“诗韵”规定,而是对实际语音及方音特点的流露。虞集虽然是名儒显宦,近代诗用韵也受到实际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述他研究工作的结果时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第一次完整、明确、公开的阐述。虽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从提出、发展到最终放弃前后不过20多年时间,但是,围绕着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展开了半个多世纪的争论,迄今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北宋诗僧德洪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存诗最富的释氏德洪诗歌韵系与宋代通语18部相一致,但又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用韵较宽,其诗中透露出许多江西方音现象,并兼用吴语。可见宋代(特别是像德洪这样不受官韵约束的僧人)诗作无论近体诗、古体诗都能反映当时的实际语音  相似文献   
4.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是十四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交的一次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关键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喻三刘”古体诗1185首、1606个韵段及近体诗1783首、1783个韵段做穷尽式的考察,发现“新喻三刘”诗韵反映的方音特点较为丰富,主要表现在各部间的通叶上,如尤萧通叶、支鱼通叶、鱼萧通叶、鱼家通叶、皆支通叶、鱼尤通叶、监寒通叶、侵真庚通叶、庚江通叶、真寒通叶、屋德通叶、铎德通叶、德薛通叶、薛屋通叶等。这些有助于对方言历史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互十年代,马克思处于经济学研究的需要,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对当时他并无清晰认识的父系氏族社会,农村公社所有制,以及某些共有共耕的历史资料加以抽绎,推演出一个原始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序列中的第一阶段。但是,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以后的论述中都不明确,也无法在五大社会形态、或阶级社会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的某个阶段里找到位置。国内外学者讨论了半个多世纪,出现了“原始社会”说,“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特殊社会形态”说,“农村公社”说等多种解释,迄今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仅以书中出现的部分歇后语为例,在对其分类基础上进行简单诠释;以仅说出前段表面意思,隐去后段实际含义和前后两段同时出现为依据进行分类,同时第一部分又根据隐去的是词或句分为“词缩脚语”和“句缩脚语”。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 ,唐初科举考试中所规定的诗歌押韵的同用、独用条例 ,到唐代中后期 ,已与实际语音不相符合 ,好多人有了“出韵”现象。为了不因“出韵”而影响诗人的科举或诗人的形象 ,晚唐人为地规定允许诗人以“辘轳体”、“进退格”的形式出韵而不被视作“出韵”。由于出韵是实际语音的反映 ,故辘轳体、进退格也是汉语语音的实际反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