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虚求列仙 实婴世事──曹植与“游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求列仙 实婴世事──曹植与“游仙诗”杜青山曹植是我国中世纪诗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近年来,随着对中古文学的日益重视,人们对曹植及其作品也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被忽视的领域,这就是他的“游仙诗”。虽然诗歌...  相似文献   
2.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3.
庾信评传     
<正> 庚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其先祖本鄢陵人,晋世移居新野。八世祖滔,遭晋末八王之乱,随元帝过江,因徙家南郡江陵城北三里宋玉宅,累官至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封遂昌县侯。自是以后,庚氏“或昭或穆,七世举秀才;且圭且璋,五代有文集”,家族华望,盛极一时。特别是庚信父辈,伯父於陵,曾官鸿卿,领荆州大中正,有文集十卷;伯父黔娄,梁代名士,入《梁书·孝行传》;父肩吾,曾作散骑常侍,中书今,“文宗学府,智囊义窟,鸿名重誉,独步江南。”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庚信诞生在这样一个有深厚文化修养的世族家庭。  相似文献   
4.
<正>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两句话。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1179页注[6]说:“这是说每人技分得的韵字赋诗。完成一首四韵八句的诗。一言,即一字,指分韵所得的字。”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第265页注[80]说:“意谓与会的人,各分一言(字)为韵,以四韵八句成篇。赋,分。”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第763页注[6]中说:“古人集会赋诗,往往规定一个统一的韵,或者规定一些字分配给各人做韵脚。一言可能指规定的韵字。均赋,指每人都赋诗一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三位先生都忽略了分韵字赋诗的种种严格限制,把不  相似文献   
5.
杜青山 《南都学坛》2001,21(1):24-27
在中国古代史上,向来就存在两种均贫富的主张。但人们只关注了农民的主张而忽视了儒家的主张。儒家的主张有思想基础、哲学基础、可行的实现方式,被纳入了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影响深远。在今天,它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释“夭邪”     
<正>明代杨慎《升诗话·杂编》卷二:“夭邪。唐诗‘钱塘苏小小,人道最天邪’。又‘长安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夭邪’。夭音歪”。《辞海》亦收有“夭邪”一词,并引“长安女儿”两句话为证,把“天邪”释作“体态轻盈”。愚以为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 首先,古经传中无“歪”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梁顾野王《玉篇》、宋陈彭年《广韵》皆不见“歪字”。《说文解字》中收有“(?)”字,许慎释为“物不正也”。《玉篇》、  相似文献   
7.
<正> 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若细加推原的话,总能找出它继承的对象,探明它的渊源.宫体诗做为一代文学的代表,它的源头在哪里呢?这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梁裴子野《雕虫论》指出:“若菲恻芳菲,楚骚为之祖;靡曼容与,相如和其音.由是随声逐音之俦,弃指归而无指.赋诗歌颂,百帙五车.蔡邕等之俳优,扬雄悔  相似文献   
8.
朱"字本义,今传世家徐铉校定本《说文解字》曰;"赤心术,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唐《刊谬补缺切韵》中释作"赤"或"丹"①,徐谐《说文解字叙传》训作"赤心木之总也".追至清代,说文四大家对于"朱"字训释或主赤或主木,皆承前人之旨.此后,释"朱"新说纷纭而出,迄今而无定论.先是.很多人对"朱"训作"丹"、"赤"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一'在其中,并无赤意,何以为赤心木乎?"马叙伦亦曰:"然木亦有黄心者,何不为之制字?识'一'于木谓之赤心木,六书谓之指事,然物名固鲜以指事之法构造之."②这些大胆的怀疑…  相似文献   
9.
汉大赋做为有汉一代文学的代表,其兴盛的局面,恰和汉诗的衰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赋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汉代社会为汉赋提供了大的描写对象,汉人又有以大为美的审美情趣,汉赋从体式上和表现手法上又特别适应汉代的社会现实和汉代人的审美定势。  相似文献   
10.
五律定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五言格律诗定体于唐代,是古今论诗各家的一致看法。笔者舌耕之余,泛览历代诗话与汉魏晋南北朝诗作,对如上结论,颇有保留,因不揣浅陋,亦想描绘出五言格律诗成长的轨迹,以就教于同仁与方家。 对偶,平仄、用韵是构成五言格律诗的三大要素,而讲究平仄和用韵更是五言格律诗质的特征,因此,本文在论述中,首先从谐调平仄上沿着前人行进的轨迹进行描绘,关于用韵和对偶,也会在本文的余论中涉及。文中引诗,一出于逯钦立先生辑校、中华书局版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