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关于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油股份上市对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国内、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 ,中油股份应在发展主营业务、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继续调整优化结构、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等方面 ,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束兰根  陈旗 《金陵瞭望》2005,(14):51-52
胡笔江字筠,原名毓贤,“笔江”是其号。称胡笔江为金融巨子不是没有原由的,而是当年毛泽东主席送给胡笔江挽联上的称呼。胡笔江为何受到如此高的评价?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3.
宋代共设有三等閤职,最初供职于閤门,后閤职官员出外任职情况变得普遍,直接推动了外任武官兼带閤职制度的发展,此后閤职作为武官兼带的一种职名,成为奖励军功以及控制武官的一种有效手段。而閤职制度的发展也使閤职作为武臣清选的地位逐渐确立,表现之一就是在磨勘叙迁上较一般武官而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内外不同的閤职在磨勘制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也加深了閤职作为武臣清选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5.
束顺民 《领导科学》2004,(14):40-41
政府品牌是政府形象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政府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公务人员、行政文化、公共服务、行政效率等各要素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充分说明,政府形象的好坏,将会对其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在新世纪已经成功地加入WTO,政府品牌形象的好坏,在国内与国际都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要在亚洲领跑,要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培育和塑造出一批响当当的政府品牌,这一点毋庸置疑。一、打造信用政府所谓信用,就是指诚实、守约以及因此而能够获得…  相似文献   
6.
束顺民 《南方论刊》2005,(3):36-38,71
政府服务承诺制是保证优质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推进我国的政府服务承诺制有利于增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亲和感、协调政府职能体系、规范政府服务程序和提高行政效能。我国政府服务承诺制的制度建构的基本点在于完善政府承诺服务的依据,明确政府承诺服务的基本程序;明确承诺服务的对象,确立以公众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与效率观念;公示承诺服务内容,设定承诺服务标准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承诺服务违约责任的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宋史》对“閤职”的记载不详,以至于在宋代官制研究中往往只注意到文臣的“馆职”而忽视武臣“閤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至今仍对两宋“重文轻武”的看法。“閤职”作为武臣的储才之所,不仅表现了在武官系统中也存在着与文臣带职所类似的特殊地方,而且,“閤职”的设立也体现了皇帝对武治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维护皇权的手段,这也是两宋以来无论皇帝还是大臣都津津乐道的“祖宗之深意”。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前几年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经济增长乏力的状况,1998年中央决定增发1000亿国债用于扩大内需。由于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和面临着出口需求下降的不利情况,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增长7.8%的可喜成绩。但是与既定目标还有差距,表现在:从货物周转量、能源消耗量等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指标看,7.8%的增长指标含有“水份”:居民收入继续下降;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有效需求不足。有鉴于此,中央决定1999年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要加大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力度。对此,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束仁龙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75-77,10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群体迅速增大。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考察,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与他人相比处于劣势,不公平现象较为明显。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实施教育救助。当前,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在救助观念、救助政策、救助内容、救助方式和救助资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转变救助观念、完善救助政策、拓展救助内容、改革救助方式和筹措救助资金不失为提升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效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