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199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故:所得而后成也。——经上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若见之成见。——经说上上面所引的两条,是《经》的第一条和《经说》的第一条。这两条是后期墨家宇宙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贯串《墨经》全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特点,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特殊性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探索中国哲学史发展规律不可缺少的步骤。基于此一认识,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特点,作初步的探索。和欧洲古代、中世纪哲学史相比较,中国哲学史的特点大概有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3.
罗钦顺,生值明朝中叶著名主观唯心主义者陈白沙、王阳明、湛甘泉同时。当时,心学开始兴盛,程朱理学开始衰落。他认为自陆九渊心学产生以来,“其流祸迄今益甚,士之好高欲速者,更猖迭和,骏骎乎有丕变于禅之势,世道升降必将由之。余惟恐攻之不力,而无以  相似文献   
4.
端、实、故、宇、久(宙)是《墨经》自然观的重要范畴,也是构成《墨经》自然观体系的基石。这些范畴涉及始基论、物质论、因果论、时空论诸问题。本文拟通过探讨这些范畴,揭示《墨经》自然观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墨经》是后期墨家的集体著述。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学说的精华,抛弃了墨子关于天志、神、鬼的思想,注重实践经验,重视吸取和总结各方面的成果,成为战国时代的“显学”。墨家“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经》一书反映了后期墨家是如何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唯心主义成份,怎样以当时的科学成就来建立唯物主义宇宙观  相似文献   
6.
马一浮(公元1883—1967年)名浮,号湛翁,别署蠲戏老人、蠲叟等,学识渊深,贯综古今,博通内外。自辛亥革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隐匿陋巷,不求闻达,潜心体究历代经籍。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一浮创复性书院讲学,弘扬以六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期淑世拯乱,“措我国家民族于磐石之安”。在1938—1940年短短二年多的时间里,相继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及《尔雅台答问》等问世。  相似文献   
7.
郭象性分论束际成郭象(公元253年──312年)字子玄,是西晋元康永嘉年间玄学代表人物之一。郭象的代表作《庄子注》问世于元康年间。在郭注之前,注《庄于》的有数十家,同时代注《庄子》的也很多,有司马彪、崔撰、向秀等人的庄子注,李颐的集解。郭注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