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方法的适应范围和功能具有不同的层次,以此为依据可以把整个方法论系统作如下逻辑划分:元方法、最一般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具体方法。掌握方法的逻辑层次对正确运用方法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方法的使用只有与其认识和改造的物质系统的层级相适应,才具有其合理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重读“两论”的体会杨以谦《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同志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成就的两篇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力作,无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还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道德领域似乎有一种被公认的说法,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是有层次的,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用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规范其言行,对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而言只能适应于先公后私的低层次集体主义,而对于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以及三资企业的雇员,则只能用以遵守社会公德为基础的合理的利己主义。似乎作出这种划分的依据是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层次论,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人们的价值准则,不同经济结构中的人们应有不同的价值准则。本文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在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这已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所证实。今天 ,农民和与农民的从业和居住环境相关的农业、农村问题又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十二亿人口 ,九亿在农村 ,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没有中国农村的稳定 ,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定 ,没有中国农民的富裕 ,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富强。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解决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克服中国农民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最大思想障碍———传统的小农意识 ,严重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