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知识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比以往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必须进行改革,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把“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二是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把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一种创新教育的模式;四是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五是把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把教育过程变为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迎来了广州大学建校十周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六个方面、以50个条款,全面阐述了我国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这是十四大后党中央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体制矽革,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在我校创建十周年之际,认真学习和贯彻《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十年的办学实践,科学地规划未来,这对进一步办好广州大学,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比以往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式。那么,与社会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挑战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各主要产业的科技进步,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重视人才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广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经验,总结搞好社会实践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文中提出:要把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着重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既有共性,又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等等。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教书育人”这个题目,曾是高校热门的讨论课题。但教什么书,育什么的人问题,解决得怎样? 看来还有待深入讨论。今年五六月间,发端于高校的一场严重风波,不能不促使我们深思:高校培养什么  相似文献   
6.
学习邓小平理论 积极探索高校知识分子工作新路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如何发挥高校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探索新时期高校知识分子工作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及其政策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粉碎“四人帮”后,我国面临实现“四化”的历史任务。如何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邓小…  相似文献   
7.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并明确指出:“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江总书记这一讲话精神,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素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作新 《探求》2000,(Z1):59-60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教育工作。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只有了解其真实思想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实效。因此,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为了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个了解,广州大学在该校部分学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摸清和分析了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从客观上来说,这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渠道、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