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沫若同志所谓的“奴隶”,竟能受到“超经济剥削”和“超额的剥削”,竟可以出现“应有的耕作之外的超额耕作”;其全部劳动不是“表现为无偿劳动”,而是按规定与“奴隶主”共同“分成”;“奴隶”的生产“三分要献出二分”,留下“一分”以维持自己的“衣食”。郭沫若同志认为:“奴隶”的“耕作”是有一定的“定额”的;“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也是有一定的“定量”(定度)的。对于这样的“奴隶”,马克思则名之为“农奴”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同志认为:奴隶制时代实行“寓兵于农(意为“寓兵于奴隶”)”的办法,“奴隶”有服兵役的义务;当发生战争时,便征调“耕田”的“生产奴隶”入伍,令其“被坚执锐”地为保卫奴隶制国家而战斗;平时,则把一些“奴隶”武装起来,令其“带武器”来“拱卫”(环卫)奴隶制国家的“国王”。这又是怎样一种“奴隶”?  相似文献   
3.
前言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也就是关于周代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已进行了四十多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则一贯认为周代是"奴隶制时代".这观点或学说,近十多年来似乎已成为"定论",或被当作权威性的"定论"来看待.但是,我认为,如果从先秦的全部第一手材料出发并以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方法对之进行研究的话,那么,便很难认为这一观点或学说是符合中国古史的实情的.所以,我从来不同意这一  相似文献   
4.
远古时代东方人的穴居: “陶覆陶穴”在我国的远古时代,人们是住在“地窟”之中.这在我国的古文献中,有着众多记载,仅摘引几条,如下. 《易》??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 《墨子》节用中:“占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窟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窟穴),曰可以辟风寒.”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说文》穴部:“穴,土室也.”  相似文献   
5.
桢、最初是指木质坚硬的树,原是一般硬木之泛名。《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多桢木。”《说文》:“桢、刚木也,从木,贞声。”段玉裁注:“此请本之刚者曰桢。”《玉篇》:“桢、知京切,坚木也。”  相似文献   
6.
与青年同志谈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担国家研究生培养工作,自一九五三年至今已三十年。在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但不成熟,欠整理。因此,这里只作为心得提出来,供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青年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楚人的神话与历史据古史传说,楚人自称是天帝颛顼高阳的苗裔,是火神祝融(祝诵、祝庸)的子孙。这说明,和其他部族一样,楚原有自已的神话历史。但是,这些神话很少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今天所能蒐集到的只是些零星的记载。而且在这些片断的记载中,也已经因文化交流而羼入了其他部族的神话;同时,由于笔录的时代较晚,原来神的系统已被认作是帝王世系。虽然如此,但仍有不少的记载,还保留着神话的因素。现辑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上,到会的专家、学者对于总结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如何提高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发表了许多深刻生动、颇有启发性的意见。为使读者对座谈会有全面、具体的了解,现将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略加整理,征得发言者的同意,以发言先后为序,刊载于后。有些发言的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