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通过对重庆市5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独立学院的调研发现,学生对重庆市的独立学院办学满意度不高,认为独立学院在办学体制、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各独立学院应构建高效协调的管理机制,强化社会评价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人才质量,才能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在带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如产权不明晰、师资结构不合理等.为了独立学院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民办教育公平政策的需要,有效解决目前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使独立学院能够健康发展,应该对独立学院进行转制.转制的方式有转制成民办院校、转制到公办院校、自行消亡或进行改制.在转制过程中,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不再审批新的独立学院,应设置一个合理的调整期,应注意保护投资者、母体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从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大系统.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城镇化进程缓慢,其战略地位却至关重要。有效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困境,关键在于实现产城教融合。三螺旋理论对研究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问题有着较强的理论适切性,融合的内在逻辑体现为:在产城教三螺旋中,民族产业是先锋核心,中小城镇是载体,职业教育是驱动力,人才是连接的纽带,能够提升三者交互而产生的知识、共识和创新三空间的融合程度,职业教育驱动知识空间、中小城镇承载共识空间、民族产业打造创新空间、人才要素提升三螺旋空间融合度等是推动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优师计划”是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增量提质的定向培养制度。“优师计划”直击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具有精准治理欠发达地区师资不足,整合资源协同育人和建立师资长效保障机制等制度优势。通过聚焦“四化两制”培养模式,以“小班化”“精准化”“现代化”“本土化”铺就优师生职前、职后专业化发展路径,以“导师制”“书院制”助推优师生职业化进程,探究构建“优生”“优育”“优师”的“三优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