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西方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地更加密切,在餐饮业上也不列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洋快餐进驻中国,势必对传统的中式快餐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使中式快餐能在中国餐饮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分析当前中式快餐的优势和劣势,研究西式快餐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借鉴西式快餐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出解决当前这种状况的对策,捍卫我们国家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我们还要重视餐饮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影响。只有把中式快餐的优点和西式快餐的优点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保证中式快餐长远稳定的发展,才能把持住我国餐饮业的命脉,并且可以有效缓解西式快餐特别是西方文化对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持续推进,激发农户消费需求和降低消费不平等、扩大内需对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畅通意义重大。基于山东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OLS和2SLS方法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户消费不平等的影响,运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户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剖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户消费不平等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一是金融素养显著降低了农户消费不平等,对生活性消费不平等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生产性消费不平等的抑制作用。二是金融素养通过信贷平滑、理财增值和保险保障机制影响农户消费不平等。三是金融素养影响农户消费不平等具有异质性,对消费差异高的农户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高校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的线索组织难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案,列举了达成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相关授课模块和模块间的依赖关系;就相关课程的设置及课程间的衔接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如何组织该类课程的教学线索和组织案例,为受限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内容取舍提供了参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为高校数据库应用类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并起到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少雄 《学术论坛》2012,35(1):88-92
文章应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武术产业价值链的内涵与特征,为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两岸可通过武术产品整合、武术市场整合以及武术经营企业的有效整合,在产业关联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打造中华武术产业价值链,促进两岸武术产业繁荣发展;并尝试从制度化角度提出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开发的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对两岸武术产业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深度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MDA可以从模型直接得到可运行的系统,受到特定领域、平台、框架和语言的限制,推广MDA到企业计算和嵌入式以外领域的应用首先需要消除限制等问题。提出了用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发掘有用的代码并供程序员重用。使得MDA自顶向下的结构特性和Internet代码搜索自底向上的结构特性能有机的结合而实现广泛领域中的软件自动生成。为推行MDA到企业计算和嵌入式的外领域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移动支付、数字理财和数字信贷三个方面表征农户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依据 陕西、宁夏、山东三省(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测算了数字 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 Fields分解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 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表 现为反事实框架下,实际参与数字金融市场的农户若未参与,收入水平将下降6.40%,实际 未参与农户若参与数字金融市场,收入水平将提升9.57%;其中数字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效 应最高,其次是移动支付和数字理财.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扩大了农户收入 差距,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4.79%;其中数字信贷对农户收入差 距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移动支付和数字理财. 关键词 数字金融市场;农户收入;收入差  相似文献   
7.
积极稳妥推广农地抵押贷款融资业务,持续深化农村土地资产与金融资源的有机衔接是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深入探究农户金融知识获取的人际圈层来源以及失地风险感知因素对完善农地抵押贷款相关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理论阐释了金融知识获取圈层、失地风险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参与的影响,详细剖析了农户失地风险感知的中介机理;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金融知识获取圈层变量,提取4个公共因子分别界定为亲属关系圈、朋友关系圈、乡邻关系圈和机构参与圈;最后以陕西、宁夏、山东三省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地区1 31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获取圈层、失地风险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参与的影响,并揭示了失地风险感知的中介效应类型和数值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知识获取圈层正向促进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其中金融知识获取亲属关系圈的促进作用大于机构参与圈;金融知识获取圈层负向影响农户失地风险感知,机构参与圈的影响最大,亲属关系圈次之,朋友关系圈最小;在四个金融知识获取圈层下,失地风险感知均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具有负向影响;失地风险感知在金融知识获取圈层影响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大小为0.211 2。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获取机构参与圈下失地风险感知中介效应最大,大小为0.223 1;亲属关系圈下失地风险感知中介效应次之,大小为0.101 8;乡邻关系圈下失地风险感知未发挥中介效应;而朋友关系圈下失地风险感知发挥遮掩效应,大小为1.851 1,表明还存在其他效应更大的中介路径。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农户需立足于金融知识获取来源的亲属关系圈和机构参与圈,丰富朋友关系圈和乡邻关系圈,加强多维金融知识获取圈层的构建、维护和开发。第二,农户应通过加强沟通、增进信任等方式优化亲属关系圈,采用增进互助、知识共享等方式改善朋友关系圈和乡邻关系圈,金融机构通过开展宣传、加强联系等方式提高农户金融知识。第三,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高度关注试点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降低农户对失地风险的过高预估,加快农地抵押风险防范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