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内隐记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简要介绍了内隐记忆在研究方法、特点机制、神经心理学基础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进展情况 ,指出内隐记忆的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 ,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
人脑以它特有的思惟活动产生了科学.现在,人脑如何进行思惟又成了当代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想通过对心理学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思惟理论的简要介绍,谈谈对开展思惟心理学研究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记忆研究领域中的新内容——内隐记忆,并对内隐记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了评述。认为内隐记忆的特点是:内隐记忆与刺激的表面特征有很突出的关系;内隐记忆有持久性;内隐记忆成绩不受学习加工的水平和类型影响;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在功能上是独立的。同时认为,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成绩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4.
以抑郁大学生为被试,运用PDP加工分离程序,并在被试筛选和刺激词选择中剔除焦虑可能导致的污染,探讨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MCM认知机制。结果发现:抑郁个体内隐和外显记忆出现了分离;抑郁个体对负性词语的提取过程更多是内隐的。  相似文献   
5.
内隐社会认知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男女生各 2 0名 ,使用不同性别人物在攻击与被攻击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图片为实验材料 ,采用 2× 4× 2混合实验设计 ,研究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 :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性分离 ,支持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2 .在内隐社会认知中 ,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 ;3.再次发现内隐认知态度 ;4 .内隐记忆无需有意注意参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图片为实验材料,对内隐攻击性与同情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结果发现:(1)攻击性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上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在外显的再认测验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记忆和提取显著好于攻击者,但是,在内隐偏好测验中,他们对攻击者的偏好却要显著高于被攻击者;(2)在外显测试中,同情心提高了被攻击者的再认正确率;(3)在内隐测试中,同情心对攻击偏好发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认知是在本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9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认知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发端于50年代中期,主要是研究人类如何接受、贮存、提取和输出信息,即将人脑与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8.
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攻击性)的性别差异之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通过2×2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再认与偏好测验中对有关攻击性的图片所表现出的多种异同,得出结论:1.不同性别对内隐和外显社会认知有着不同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人的攻击性的表现具有条件性;3.不同性别在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不是绝对的;4.本实验方法为社会认知的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内隐知识尽管在知识管理、军事、医学、教育等实践领域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依据的理论架构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东西方哲学在认知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内隐知识的核心理论,包括庄子的道、波兰尼的个体知识和缄默知识、斯滕伯格的实践智力、佐尔坦.迪恩斯的具有心理表征特点的内隐和外显知识进行梳理和品评,力求得到对内隐知识的整合性理解,并建议在双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理解内隐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范式内容及特点的分析,论述了记忆研究、尤其是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进展和意义,认为从任务分离范式到加工分离范式是记忆研究方法论上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