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封闭式基金折价令人困惑.深入剖析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背后的原因,对于加强与改善封闭式基金的管理和投资具有启示意义,对封闭式基金监管及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鉴于此,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制度层面入手,探寻引起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深层次原因,为可以解决封闭式基金高折价难题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有股减持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对国有股减持的众多理论探讨中,对国有股减持及其相关概念,国有股一股独大对我国证券发展的影响以及减持国有股收入的归属权等方面存在偏颇。笔者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虽然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运用,却效果平平。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大,宏观调控措施频出的背景下,对我国央行频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是货币政策理论不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实际,还是我国的金融制度、经济政策严重制约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空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判断、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采用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且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内在联系。如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阻,政策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我们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调控手段———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行时,由于相关条件的缺失,致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股市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低下等。只有解决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才能逐步提高我国股市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A股市场IPO高抑价的制度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抑价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金融难题之一.对于给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带来重重隐患的IPO高抑价,不能直接以西方国家的理论进行解读,需要深入剖析导致我国IPO高抑价背后的制度性因素,从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的层面进行探讨.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实现一、二级市场的平稳对接或许是抑制新股上市首日过度炒作,实现IPO抑价水平合理回归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1998年初我国政府作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宏观经济决策。但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财政政策与税收以及居民收入、储蓄和居民消费3个方面对政策效应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的重启和加速推进是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摈弃高消耗、低效率、单纯追求规模的外延式增长向多元化价值增值的内涵式发展,对当下中国的市场体系完善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体制性成因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大和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积聚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长期的、大幅度的高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体制性成因,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多目标规划的特殊形式——零一目标规划在科学决策中得到了愈来愈普遍地应用,枚举法是讫今为止求解零一目标规问题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然而采用枚举法求解有两大缺陷。其一是当问题包含的经济变量增多时,采用枚举法求解的计算量急剧上升,甚至于不可能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