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依据 ,初步探讨了证券市场交易制度设计中的目标选择及其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 ,以市场流动性目标为基本着眼点 ,立足提高市场的长期绩效 ,分析了各个目标之间的冲突 ,提出了协调各目标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和普遍规定,在人际互动中形成的社会文化规范构成了人际关系网络和谐运行的内在机理:信任是人际和谐的动力机制,互惠是人际和谐的平衡机制,合作是人际和谐的综合发展机制。通过社会机制创新使文化规范定格在社会运行过程,通过公民教育为关系文化转型塑造积极的社会主体力量,是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方式和途径,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价值取向、社会资本范式与公共管理范式的结构性关联、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对社会关系网络的路径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应选择的社会资本路径主要包括:采取城乡分治、区别对待的思路推进公共管理的改革创新;在法制基础上建立新型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积极培育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4.
从治理视角看,NGO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公义所需要的权力中心多元化、社会结构网络化、运行机制效率化的社会基础,是培育和积聚现代公民型社会资本的必要途径。我国NGO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双重管理、分级控制、排除竞争和限制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这种体制日益暴露出不利于NGO作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成长的弊端,甚至可能孕育某些社会危机性因素。为此,政府应充分认识NGO的公共管理价值,进一步转变对NGO的态度,逐步完成从限制性双重分级控制到竞争性多元网络管理的模式转换,为NGO发挥积极的公共管理作用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党和边区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建设小学教员队伍的方针政策.通过改善小学教员待遇和提高他们的地位、严格的选用和考核、加强师资培训以及教学观摩等多种途径对小学教员队伍进行了有效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小学教员队伍的成功建设,对发展边区教育事业,争取抗战胜利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对今天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较为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