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随着加入WTO日程的临近,社会各界都将面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并寄厚望于农产品加工业的腾飞。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程度,实际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识。从农业大国、大省转变……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杨锦琦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发...  相似文献   
3.
将生态环境约束引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生态环境约束下江西省2000—2017年11个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分析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在生态环境约束下从整体上把握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且显现出局部期间下降的特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西省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率极低,从构成上来看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改善对于江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均呈现不规律性,江西省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性,生态环境约束下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4.
2000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怎样提高认识,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突破结构制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利弊及对策杨锦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对活跃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测算,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3亿,全国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达2000万以上,如果按照目前的状况,到本世纪末,全国农村...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研究杨锦琦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1、待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据劳动部预测,1996———2000年间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将达7600万,以现有的农村劳动参与率(71%)计,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量将达到5400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