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再读简.奥斯丁的作品,以奥斯丁笔下人物所经历的形形色色的尴尬场景为例,从全新角度揭示奥斯丁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她对人性的洞察。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策略训练对不同程度学生听力水平的影响,探讨了适用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有效听力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策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对提高一级学生的听力水平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小说中的概念隐喻,讨论隐喻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并非只有新奇的隐喻才是翻译的重点,文学作品中不乏隐藏在文本中并不引入注目却决定着作品风格的隐喻,这些隐喻才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在当代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东西文化的隐喻不断地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当代中国读者的知识面非常广阔,因此,在翻译隐喻时应以直译为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时间状语位于句末时,句子会产生两种释义,而当时间状语位于句首时,其中一个释义会消失.从焦点-背景理论、位置界定理论及辖域理论的观点出发,结合汉英翻译实践,对这个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影响句子释义的时间状语的位置与属性,从而揭示时间状语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会对句子释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