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远见卓识的决定 翻开中国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是有着美育(即审美教育)传统的。以孔夫子教育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教育,提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把“乐”放在第二位,而“乐,纯属美育。孔子认为要治好一个国家,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它们相辅相成。后来荀子、王夫之、王国维都提出过美育的主张。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非常重视美育,他主张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提出“敦重乐教,提倡美育”。“望致力文化运动诸君,不要忘了美育。”“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  相似文献   
2.
读过王忆惠同志的长篇小说《眷恋》后,那些年青钻井工人的形象,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地站到我的面前。小说《眷恋》是成功的。成功的原作为话剧的编导提供了基础素材。但从小说到话剧,还要进行艰苦的再创作。 山东省话剧团改编、演出的话剧《眷恋》,人物形象比之于小说更集中、更凝炼了。并且借助视听手段,发挥舞台艺术的特长,取得了小说无法取得的效果。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动情。一场演下来,掌声不下二十次。在今天影视充满屏幕的情况下,这是可喜的成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