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社会文明系统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基本方面,曾是占主导地位的观点。现提出政治文明,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它进行再认识。要充分认识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认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结合学习、研究、宣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总结历史、选择论和开创未来、方法论"谈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思维内在地蕴涵着开创未来的总体方法论;既是理论创新的产物,又是继续理论创新的新的起点与新的里程碑;要处理好主导的一元价值观与非主导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念的关系,不能把非主导的多样化混同于多元化;"三个代表"的要求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有区别,更有联系,前者是后者在党建领域进一步提炼、升华与深化,是迄今为止,我们党最具先进性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文章还提出先进文化标准的概念,认为要坚持在实践标准基础上,实现先进生产力标准、先进文化标准与最广大人民利益标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福建要振兴,念好山海经”,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福建的具体化,也是福建宏观经济改革的战略决策。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这个战略决策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念好“山海经”既是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又是一个综合概念,因此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应始终掌握好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首先,尊重福建的客观实际,就要从总体上真正做到“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参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57页),这是念好“山海经”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石。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差异性很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重要性等方面阐述了数学方法在众多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占据主要地位,数学使经济学走向成熟和科学。  相似文献   
5.
关系范畴既是认识事物存在的深层根基,又是研究事物运动、发展的逻辑起点。所以,探讨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以此为切入点。要善于在和谐关系与冲突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多种多样和谐关系的总和,使之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从而使社会有机体和谐地运行,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教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数学建模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数学建模是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用性的认识和评价所持的一种根本观点,它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决定并制约着人的欲望、动机和行为方向,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价值观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个根本性举措。那么,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应该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建设?对此,党中央一直十分关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把各级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作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现跨世纪大…  相似文献   
8.
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应当从客体的动态中把握认识的真理性.什么是客体的动态呢?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客体的动态可表现为运动和静止、前进和后退、肯定和否定、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式上升以及上升和下降等等.本文侧重于从事物运动的升降方面来探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产生"左"右倾的原因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这是就认识的总体而言的.具体说来,一般都认为,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会产生右倾;思想超越客观实际会产  相似文献   
9.
关系范畴既是认识事物存在的深层根基,又是研究事物运动、发展的逻辑起点.所以,探讨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以此为切入点.要善于在和谐关系与冲突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多种多样和谐关系的总和,使之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从而使社会有机体和谐地运行,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数学素质的内涵,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