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主要根据德国神话学家埃希利·诺伊曼对夜空母神原型分析理论,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创世神话故事进行解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议题展开论述:一,分析夜空母神与各族创世神话中母神的一致性;二,分析夜空母神的精神象征一月亮的实质含义;三、分析星辰母神的本质意义.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对西南少民族地区流传的创世神话中的母神形象给出新的诠释:创世母神是各族信仰中的生殖之神和保护之神.  相似文献   
2.
共和主义思想观念塑造了西方的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思维习惯.并且在今天依然有效.在其价值体系中,"自治"(self-government)和"自主性"(autonomy)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它最初的内涵是作为政治群体或作为政治群体组成的个体的自由民主权利.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王朝(dynastic country)或帝国(empire),建立近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演变成为一种近现代民族共同体(民族国家)争取的对外独立主权以及在民族共同体内部实现民主权利的理论依据.欧洲资产阶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政治目的.所以本文主要指出的是:自主自治(autonomy and self-government)权利在西方近现代民族建国运动的思想框架中被叙述为政治群体一种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政治独立的"自决"权利以及政治共同体的一种反抗专制王权的民主权利,并最终促进了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影响清帝国统治阶层疆域边界意识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清帝国在北方与俄罗斯进行边界争夺,后经谈判勘界,刺激清帝国统治阶层清晰的"北部边界"观念形成;二、在清帝国南部及西南部,由于与历属中央王朝的"藩属国"接壤,在传统"天下-王土"观念影响支配下,清帝国没有明晰的南部和西南边界观念.传统"王土"观念在中国历代统治阶层思想中根深蒂固,它无助于中国在走向近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措施捍卫国家疆域和领土的完整.  相似文献   
4.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儒学史上相关解释甚多。马一浮提出“《诗》教本仁”“《诗》教主仁”,从而把“诗”和“仁”绾合在一起,在仁学史上开辟出一条“以诗说仁”的独特道路。马一浮“以诗说仁”,既在原理层面通过诗之“感”的特性抽象地阐说“识仁”“体仁”的工夫次第,又在实践层面通过作诗、解诗具体地感发人心之“仁”,实现了理学与经学、儒学与佛教、中国与西方等多重维度的融通,彰显了一条以“《诗》学”通达“仁学”的学术路径,在学科上联结了文学和哲学,在义理上彰显了中国哲学“诗”的教化方式和言说方式,在文化上开显了仁体活泼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藏度亡经>对亡灵切合人性的理解、指导,是整个20世纪20年代西方世界对藏传佛教发生兴趣的原因.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该题目:(一)西方基督教死亡问题的回答中发展出了不可克服的张力;(二)<度亡经>对死亡的理解;(三)<度亡经>对死者灵魂的引导的仁爱慈悲,它帮助人类更为深刻地省察灵魂的奥秘.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基督教生死观的内在张力,为<西藏度亡经>在西方精神世界的拓展提供了契机.从某种意义而言.<度亡经>在西方的流行表明西方人开始接受人类其它时间体验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