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在韩国人外语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增强,这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选取韩国在校非中文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被称为具有“操作性的主观性”的Q方法作为研究方法,对目前韩国在校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在对待学习汉语方面的主观态度做了调查研究,确认了他们汉语学习态度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三个部分论王夫之的《楚辞通释》 :一是其选篇原则。王夫之将那些能体现爱国忠君思想 ,并具有楚辞风格的作品入选 ,目的是“广三楚之遗风” ;二是“以意为主”的作品论析 ,注重联系屈原的情感、经历 ,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来阐释作品的思想内容 ,“达屈子之情于意言相属之际” ;三是“认理唯真” ,“脚踏实地” ,虽不刻意于文字训诂 ,但对字句的诠释颇有独到之处。诠释楚辞而不自觉地将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流露出来 ,这是“文字狱”盛行之时 ,王夫之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爱国思想、忠君思想、忧患意识、勇于进取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勇于同黑暗腐朽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等,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是清初社会的形象史。它从吏治、科举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清初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形象历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清代著名《楚辞》学者陈本礼的《屈辞精义》作了公允的评价 ,指出陈氏注骚的特色是以文学家的眼光来研究屈赋 ,在阐发屈赋的微言大义的同时 ,着重分析屈赋的结构和艺术构思的脉络、诗的艺术特征及其运用比兴的技巧。其观点和研究方法颇具新意 ,对后来的《楚辞》研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庄子》一书,大都是千姿百态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绝大多数是用来论述他的思想的,是为着表达他的哲学观点而构思出来的。 然而,作为文学家,庄子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因而表现在寓言故事中的情感意向也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 第一,对人间真情的诚挚礼赞 张志岳先生说:“据我们考察,庄子并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象张良那样获得了巨大的功名.而“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留侯世家》张良语)。也很少有人象他那样“功高”而不“震主”,反而谋得君主信任,寿终正寝,免遭杀戮。对于张良这个褒誉多于微辞的“英雄神仙”,对于由此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历代文人士大夫以及政治家们的评论,同时也给后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思。  相似文献   
8.
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等官,为乾嘉时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数学家,精通音韵文字训治之学,于乾隆十七年写成《屈原赋注》传于世,其注《骚》之原则与特点颇为鲜明。本文分析论述了戴震注《骚》的原则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的楚辞研究 ,在中国楚辞研究史上颇有影响。他有深厚的国学根底 ,又有开阔的视野 ,既能站在较高的思想层次和文化层次上考察楚辞产生的原因 ,又注重对楚辞文本的研究 ,比较正确地评估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因此 ,他的许多观点以及研究楚辞的方法对后世的楚辞研究都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论述了清代蒋驻对《楚辞》研究的贡献,着重评价他突破旧说,摆脱儒家保守思想的束缚,从整体上研究屈赋的方法,指出他在字词释义、时地考证、驳正旧说、创立新说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